法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优秀典型 | 师生典型 | 正文
师者| [依案学法,以理入实] 访法学院胡纪平老师
作者:李林燕  编辑:陈双娇  审核:祁帆  发布:柳俊明  发布时间:2020-09-22

依案学法,以理入实

——访法学院胡纪平老师

 

 

 

   胡纪平,女,土家族,中共党员,1973年生,是我院民法教研室职工,现任法学院副教授。入职二十三年,胡纪平老师曾两次分获校青年教职工教学竞赛二等奖、三等奖,并在2017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称号。因其思想素质高、政治觉悟强,在教学、科研、指导学生等方面均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优秀基层党务工作者”。同时由于其教学效果显著,胡老师连续7年教学评估为“优秀”。

   对于本次参与“法学院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评选活动并在海选投票中进入前八,胡老师觉得自己非常荣幸,更多的是感谢。在她眼中,同学们投出的每一票都蕴含着对她的信任和对她教学成果的鼓励和肯定。胡老师觉得和同学们的每一次交流都是师生间的良性互动,于她而言一些不经意的举动却会给同学们带来意外的惊喜和感动,而同学们对她的认可也成为了她作为一名大学老师却依旧孜孜不倦的动力源泉。

   胡老师关注更多的是“学以致用”和“以案说法”、“深入浅出”的教育方式。她强调法学不同于高中物理化的刷题练习,法学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不同的案件有着不同的条件和背景,同类案例之间只能相互借鉴而不能盲目照搬。胡老师通过“演案说法”让同学们体会案件当事人的感受;通过课间“问题接龙”随时抽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她还通过编“顺口溜”的方式帮助同学们用趣味性方式掌握知识要点。

   胡老师还谈到了对同学们大学学习的希望和要求。第一,她认为大学不应停止学习的步伐。大学的空余时间相对较多,学生不仅要掌握教材的重点,也应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深度钻研。她提到大学很多学生一学期结束后可能连教材一遍也没看完,面对网络学生可能也未利用当下发达的网络技术进行网上知识学习。第二,大学学习要有目标。胡老师说进入大学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以此来规划大学四年的生活,“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如果大家都以同样的水平进入大学,那么大学四年后,彼此之间的距离会被越拉越大,而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其是否对自己大学四年的学习或生活有一个明确的规划。

   胡老师对作为一名大学老师应具备的素养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大学老师尤为重要的具有责任心。她说,身为人母,她自己也知道希望什么样的老师去教育自己的孩子,我们应该感恩那些眼中有光,手中持尺的厉师。其次她认为老师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修养,注重和同学们之间的关系相处。

   在访谈最后,胡老师分享了一些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和老师之间的小故事。在胡老师刚入大学做教师,曾宪义老师曾告诫她要“站稳讲台”,这句话在老师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何谓“站稳讲台”,胡老师用她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这句话作了进一步的解释:提高专业素养,保持入职热情,融入学生生活。另一则小故事是关于杨仲姬老师的,胡老师接手杨老师所授婚姻与继承法的时候,杨老师将过去所有关于该门课程的备课笔记及相关资料一并转交给了胡纪平老师,胡老师为她这种无私的奉献而感动,因为在杨老师的眼里这并不是她个人的财产,而是值得被传承的宝藏。正是深受杨老师作为的打动,胡纪平老师也将自己整理的课件对学生开放。

   胡纪平老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23年,将一生中最好的时光奉献给了自己的职业,奉献给了懵懂求知的大学生。教师确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它是一种知识的传递,是一位具有崇高品德的前辈对一批渴求发展的少年的栽培和扶持,胡纪平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受人敬爱的老师,是那个无论毕业与否的同学们都会心心念念的人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