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优秀典型 | 校友之窗 | 正文
校友风采:铁肩担正义,仁心系百姓——记威尼斯wns8885556法学院1992级校友 郑江云
作者:杨汉强  编辑:柳俊明  审核:姜珍、李青  发布:柳俊明  发布时间:2023-03-28

 郑江云,1992级法律系校友。现为湖南省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监督第一庭庭长,湖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倾心耕耘在审判监督岗位15个年头,郑江云面对民事、刑事、行政以及涉及复杂法律关系的各类案件,始终坚守法治信仰和公正初心,锐意改革,忠诚履职,2023年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曾获评“湖南省先进工作者”、“湖南省三八红旗手”、“全省法院办案标兵”等。

大学之道,梦想之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回忆起大学生涯,郑江云常说:“大学的学习经历,让我生命里里充满了梦想与信念,是我真正意义上的人生起点。“大学四年,郑江云通过扎实学习,熟练地掌握了法律知识、法律技巧,并且初步形成了法律理念、法律思维,并为她在以后的工作中养成法律品格,树立法官责任感奠定了基础。

 大学时光中,郑江云印象最深刻的人是她的辅导员刘方老师。当时刘方老师患有疾病,但他依旧担负起了九二级辅导员的重任。郑江云受到刘方老师爱岗敬业精神的深深影响,这种精神也不断地激励着她保持对工作的热忱与责任。

铁面无私,情理相融

 “既然选择了法官这个职业,就应该有法官的操守与担当,就应该坚守法律的底线。自然而然就不惧威胁,勇敢面对。同时加强明法析理的能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偏不倚居中裁判,做到程序合法,实体公正,清正廉洁。只要真正做到无私无畏,‘威胁’与‘恐吓’就没有滋生的土壤。”因审监庭的再审案件大多是信访案件,一些当事人对法官进行要挟的情况时有发生。担任审监庭庭长以来,郑江云收到的类似“威胁”与“恐吓”也不少,初遇“威胁”与“恐吓”时,郑江云说心中其实也会感到害怕,但一旦遇到“威胁”与“恐吓”,就丧失法律的基本原则,那社会就容易乱了套。作为法官的郑江云在面对威胁时,做到了“甘露时雨,不私一物”,始终坚守和执行公正的原则。郑江云在庭务会上向其他干警传授办案经验时,也往往将公正廉洁放在首位。郑江云作为一名优秀的法官,始终奋斗在司法的最前线,以身作则,以言传道,努力地推进着清廉公正的法治建设。

 对于各种错综复杂的案件,常言道:“法理无情,人有情”。在长期的审判工作中,法官总需在“法不容情”和“情大于法”这两个冲突中取得一个平衡点,促使司法办案做到合法合情合理。郑江云在一起父女抚养费纠纷再审案件中,为了不使父女间的感情支离破碎,郑江云通过法理、人情与父女反复沟通,最终顺利调解此案。如何处理好“法”与“情”的关系,郑江云总结出经验:“法官在办案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执法的柔性来弥补法律的刚性。法官不仅要深入了解人伦道德,还要坚守法律规则,可在法律规则和原则的允许下,通过其他途径来帮助到当事人,加强沟通交流,让当事人自觉意识到问题和错误,自觉信服法律,主动缓解法与情的冲突。”

 郑江云在审理减刑假释案件中发现,许多罪犯并没有因为法律的惩罚而真心知错、诚心悔改,一些罪犯更是“走不出来”,成为累犯。郑江云基于高度社会责任感,在全国法院为减刑假释罪犯首创“法官后语”,希望以感人至深的法官后语引导罪犯理性思考,预防罪犯重新犯罪,送去法与情的激励,彰显司法温情。

 司法创新,为民服务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推进,郑江云在长期的审判实践中,不断总结分析减刑假释案件的特点,大胆改革,完善程序设计,实行“三个100%”和“四查明”机制,推进减刑假释的阳光审判。2021年,在全国开展的违规违法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全面排查整治活动中,她负责或主办的近20000件减刑假释案件无一件不合格。但推动司法审判的改革创新并非一蹴而就,郑江云说:“改革创新作为新生事物,不可能一帆风顺,或多或少会有一定的阻力。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对法律底线的坚守,对法律权威的敬畏,一直激励着我克服阻力,坚持改革创新。”郑江云秉持着“办实事、办好案”的决心、人民法官为人民的宗旨,推动审监部门审判创新,提升办案绩效,便利人民。

 回忆起多年的工作经历和工作成果,郑江云不仅取得了许多荣誉,还获得了民众的高度认可。但郑江云并未将荣誉高高挂在嘴边,而是将人民常常放在心上。面对荣誉和认可,她总说:“荣誉越高,责任越重。”荣誉对她来说是起点,而不是终点。郑江云始终怀揣感恩之心,始终牢记“人民法官为人民”的宗旨,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件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以此来回报这种肯定。

 激流勇进,寄语法学

 即使毕业工作多年,郑江云也时常关注法学院的发展和学弟学妹们的成长。

 怎样去做一个合格的法律人,郑江云告诉学弟学妹们:“始学于知识,悟道于实践。希望学弟学妹们珍惜大学学习时光,坚持德法兼修,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去做一个有责任、有良知、有情怀的法律人。”

 郑江云也由衷祝愿法学院能越办越好,继续秉持德法兼修的办学理念,成为培养民族地区高素质法律人才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