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学是威尼斯wns8885556最早设立的学科专业之一,其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学校1951年建校之初的“文化班”。本学科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南方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审美文化与文献的研究,成就突出体现在唐宋诗词研究、中国文学发生学谱系学研究、古汉语与南方少数民族语言关系等方面。早在 1950 年严学宭先生主持中南地区民族语言的识别和调查工作,识别土家族、毛南族、京族、水族,创制了黎族文字。1982 年本学科教师发现世界上唯一的女性文字“女书”,“女书”文字被写入《剑桥中国文学史》。本学科注重数字人文研究,强化新文科建设,学院教师在王兆鹏教授带领下开发的“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开辟教学与研究新领域,在学界产生重大影响。
1995年,获批文艺学二级学科硕士点。2000年,获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二级学科硕士点。2003年,获批中国古代文学二级学科硕士点。2006年,获批汉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硕士点。2010年,获批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目前,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设置了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1、文艺学
文艺学学科现有教师8名,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6人。近年来,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或青年项目5项。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哲学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9部,获省部级科研奖5项。经过40多年的发展,创建了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南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研究中心,出版了《民族美学》辑刊,为研究生培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艺学二级学科设有五个研究方向:
(1)文学理论
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思想指导下,学习和运用古今中外优秀文学理论观念与方法,系统梳理中外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探讨文学理论的基本原理以及在此指导下文学批评的实践方式及其形态,重点揭示文学本质、文学创作、文学文本、文学接受、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阐述文学批评活动的主体、客体、标准、方法、体式以及文学批评写作的基本要领。
(2)文艺美学
系统学习古今中外经典美学思想,力图既比较全面深入地掌握美学的基本理论,又在形式多样的审美实践中提高实际的审美能力,养成自觉鉴赏文学艺术作品、思考经典美学理论、观察并解读丰富多彩的审美现象的习惯,形成健全、宽容、开放的审美观,不断提升审美趣味和人生境界。
(3)民族文学理论
学习和运用文艺学的理论方法,同时结合民族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古代民族文学批评与理论、现当代民族文学批评与理论,主要侧重研究明清南方少数民族的诗话、文话、序跋、论诗诗、评点等。
(4)中国现代文论
以现代中国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为研究对象,探索由古今中外交汇形成的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核心命题、思想成就,以及批评方法等方面的特征,建构富有特色的中国现代文论的知识系统。
(5)艺术美学
立足中西方美学与艺术理论,对地方性或一般性的艺术审美现象进行剖析和阐释。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门类艺术美学以及当下流行文化、网络亚文化方面研究。
2、中国古代文学
林之棠先生的《诗经》及元曲研究在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王兆鹏教授的《词学史料学》是当代词学研究的必读书目。古代文学学科现有教师13人,在岗教授、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6人。近年来主持多项国家重大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多项,出版有《先秦文学发生研究》《唐宋词史论》《湖湘诗派研究》等学术专著,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中国古代文学二级学科设有三个研究方向:
(1)先秦至南北朝文学
主要研究先秦以来各体文学之演进,并从比较研究的视域阐释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
(2)唐宋文学
主要研究唐宋时期诗词文的特征及其发展,词学研究在海内外具有重要影响。
(3)元明清文学
在关注古典小说戏剧研究的同时,致力于明清诗文研究。
3、汉语言文字学
汉语言文字学二级学科,创始人严学宭先生在民族语言、古汉语音韵领域卓有成就,陈克炯先生的《左传》语言研究影响深远。现有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3人,具有培养研究生的丰富经验。本学科研究成果丰硕,主持完成了7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中国语文》《民族语文》《汉语学报》《方言》《语言研究》《文献语言学》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研究成果多次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古代汉语1》课程为国家级一流课程。
汉语言文字学二级学科设有三个研究方向:
(1)古代汉语
本方向主要研究古代汉语的文字、音韵、训诂、语法以及语言接触与比较,立足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对古代语言现象进行分析,注重汉语史与汉语方言史的研究。
(2)现代汉语
本方向主要研究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其中尤以方言研究和语法研究见长。
(3)语言文字应用
宣传中国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研究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开展对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的研究,为中国语言文字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4、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3人,主持完成了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民族语文》《汉语学报》《语言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研究成果多次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设有两个研究方向:
(1)语言理论
学习和运用国内外语言学的理论方法,来研究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主要侧重研究语言系统内部,包括语音学、词汇学、语义学、语法学及语用学等分支。
(2)社会语言学
学习和运用应用语言学的理论方法,来研究现代汉语和语言的应用,主要研究语言在社会方面的运用。
5、中国现当代文学
现有教授5人,硕士生导师6人。近年来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多项,出版学术专著10余种,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省部级优秀成果奖多项。“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二级学科设有两个研究方向:
(1)中国现代文学
立足中国现代文学领域,强化史料意识,采取古今贯通,中西融汇的研究策略,强调学术视野的开拓,多层次多角度多方法地审视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与实践。
(2)中国当代文学
立足中国当代文学领域,强化史料意识,采取古今贯通,中西融汇的研究策略,强调学术视野的开拓,多层次多角度多方法地审视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与实践。
6、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中国现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的梳理、现当代少数民族作家专题研究以及土家族诗歌史研究等方面。本学科教师成果丰硕,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多项,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民族研究》《民族语文》《民族文学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二级学科设有两个研究方向:
(1)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方向旨在培养中国现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人才,指导研究生掌握民族文学研究基本理论与方法、全面了解中国现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基本知识、重点把握老舍、沈从文、李乔、玛拉沁夫、霍达、阿来等少数民族作家的文学成就与创作风格等。本方向在现当代南方民族文学研究上形成一定特色与优势,推出了现当代南方民族文学话语研究、沈从文研究、阿来研究等方面重要成果。
(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利用语言学相关理论,详细描写中国境内少数民族语言及其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研究少数民族文字与文化;将实验语音学方法用于少数民族语言研究;致力于从跨语系、跨语族的角度观察人类语言,展开语言类型研究。
7、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硕士导师2人。近年来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7项,出版学术著作8部,在《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80余篇,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多次。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二级学科设有两个研究方向:
(1)世界文学
学习和运用国内外文学的理论方法,来研究外国文学的作家作品及文学现象,主要侧重研究英国文学、美国文学、二十世纪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现象等分支。
(2)比较文学
学习和运用比较文学的理论方法,来研究不同民族文学、不同国别文学、不同文化区文学的影响接受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或共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