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通讯员祝雅屏 周言)应我院邀请,11月22日下午,德国著名汉学家、美学家卜松山教授走进《跨文化传播学》本科生课堂,通过线上会议展开了一堂主题为“跨文化对话的方法论反思”的随堂讲座。在授课老师张路黎的组织下,同学们前往10号楼121智慧教室与卜松山教授进行远程互动。
此次讲座是卜松山教授主讲的“跨文化传播漫谈专题讲座”第一讲,该系列讲座共分为三期,我院副院长陈峻俊教授在讲座开始前致欢迎辞并表达谢意。
讲座上,卜松山教授主要从“文化”概念辨析、对跨文化对话方法论的思考、跨文化对话所需的四个方面、结论这四个部分对同学们进行分享。首先,卜松山教授以“文化”一词入手,从文化的概念谈到文化的特性,他借庄子的“井蛙之见”引出了跨文化视野的局限,并由此延伸出“如何开始跨文化对话”的问题。对此,卜教授提供了自己的8点方法论思考,即:对话双方的关系、语言、历史经验、象征定位、种族中心态度、相似性陷阱、历史相对主义和“师生”关系等。接着,卜松山教授进一步阐述跨文化对话所需的四个方面:一,首先要对自身标准的历史反思与自觉;二,还需了解对方文化的各个层面及其价值体系的内在逻辑;三,寻求共同理念;四,跨文化对话最终带给我们的应该是向对方开放的态度与迎纳的意愿。最后,卜教授介绍了“西方”普遍主义的本质,总结提出:跨文化的开放性与对话可以帮助各个文化中的人民意识到各自文化系统中的盲点。
互动阶段,卜松山教授热情地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与在场师生进行了愉快的讨论与交流。有同学希望卜松山教授进一步解释讲座中提到的“理解也许会被视为只是误解的另一种形式”这一观点,卜教授解释道:“人的理解皆有限制,有限制的理解可以说是一种误解,我们应该尝试互相理解,也需要知道理解有限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野,彼此的视野是不相同的,在理解的过程当中,只能想办法让两个人或两个群体的视野达到一定的重合,做到视域融合。可能我们融合的地方只有一部分,但是我们也达到了一定的理解”。解答疑惑的同时,卜教授还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中国情缘。
此次讲座,卜松山教授以西方汉学家的视角,站在全球视野下从诠释学出发,引领同学们思考跨文化传播的相关问题,对我们重新理解全球化进程之下的中西方跨文化对话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讲座的最后,卜松山教授也告诉大家,“在全球化进程中,我们的国家不是一座座海岛,我们都是联结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