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9日晚,图书馆13楼“鹤归苑”咖啡馆灯火通明,座无虚席,研究生“知.行”读书会第一期在这里拉开帷幕。“知.行”读书会是由威尼斯wns8885556马克思主义学院发起,旨在通过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分享读书体会,使广大研究生掌握和领会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强化逻辑思辨能力、深度分析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提升论文写作水平,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学习交流活动。首期读书会中,同学们以无产阶级政党第一个党纲——《共产党宣言》为阅读书目,我院科研秘书董梅昊老师进行主持,杨金洲院长、魏大江书记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法学院张颖军老师特别参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等专业研究生参加。
读书会主要分为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由学生代表作专题式发言。第一位主讲人冯占元,向大家详细介绍《共产党宣言》的写作背景、主要内容、意义等,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写作有很强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全文观点并非相互独立,而是相辅相成。联系当前实际,尤其是网络舆论场的实际,意识形态领域是没有硝烟的战争,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我们赢得战争的最好武器。第二位主讲人肖泽龙从隐喻分析的视角出发,向大家解释了《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两类不同概念隐喻。一方面,“幽灵”原是旧欧洲反动势力对共产主义的污蔑和攻击用法,马克思、恩格斯用“幽灵”来隐喻共产主义,充分显示出一种精妙的反讽。另一方面,关于资本主义的种种隐喻,可以进一步提取为三个“根隐喻”:“战争、魔法、疾病”。肖泽龙认为,总体而言,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实际把资本主义看作一个“好战”而“有法术”的“病人”。除此外,还分享了马克思主义后继者对资本主义的隐喻批判以及其他经典文本中的概念隐喻。第三位主讲人刘瑾则选取“阶级与阶级斗争”的概念视角进行分析。她首先介绍了阶级的概念及其现实性,其次论证阶级与阶级斗争总是相联系而存在,最后她提出,当阶级差别在发展进程中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每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公共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那么阶级概念将会消亡。
第二个环节由与会学生分享阅读心得及体会。焦跃丹同学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永不过时,并且对“资产阶级社会是过去支配现在,而共产主义社会则是现在支配过去”的原理提出自己的理解。应如月同学就《共产党宣言》的基本结构,围绕共产主义、私有制、个人所有制等概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若想要实现社会的彻底变革,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就要彻底消灭私有制。
紧接着,进入第三环节的自由讨论时间。程胜荣同学提出,尽管《共产党宣言》的正文内容十分重要,但序言部分作为《共产党宣言》的写作背景,要将它们放在同等地位上一齐看待。法学院张颖军老师从国际关系的学科背景出发,以美国大选为例,分析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所谓“人权”以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区别,揭示出国家盟友和国际利益的实质。此外,张老师还向大家表达了她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敬仰之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是真正具有崇高奉献精神的人,中国共产党是高尚的党、崇高的党,相信中国共产党一定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张老师的发言使本场读书会迈向第一个小高潮,在场马院的学子们深受鼓励,倍感希望。在自由讨论的结尾,方智祺同学向与会嘉宾老师提问: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做些什么才能够应对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中国社会主义的侵蚀。
特邀嘉宾魏大江书记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并发表看法,他认为共产党之所以“能”,关键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共产党宣言》通篇都能感受到共产党人为实现全世界无产阶级解放的初心、决心、信心,是真正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深邃思考。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励精图治,真正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魏书记指出我们一定要以积极的姿态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坚持真理,在挑战中拿出青年人的勇气和担当,敢于亮剑,勇于斗争。第四个环节由杨金洲院长对本次读书会活动进行点评和总结。杨院长首先对读书会举办的意义及功能给予充分肯定,指出同学们的发言既根植于文本,又触及到学科前沿,同时还对相关主题形成独到见解,值得鼓励。《共产党宣言》是工人阶级的“圣经”,在阅读中要做到如下四点:一是要坚信历史唯物主义,从内心最深处形成对于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人类历史发展基本规律的深刻认识。二是要辩证看待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所起的巨大作用、准确理解资本主义内在深层矛盾,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背后是资本逻辑,资本掌控一切。三是要充分认识到无产阶级的阶级内涵,即无产阶级是担当起建设新中国的阶级。四是社会主义一定要坚持人民立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是无产阶级立场,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确保其先进性和纯洁性,中国共产党必然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复兴。在读书会即将结束之际,杨院长抒发对同学们的期望,希望各位同学要坚定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将理论内化于心,坚定共产主义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