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
科研工作
学科建设
学生工作
党建工作
社会服务
泽霖讲坛
寻迹“撮泰吉”——“一去紫台连朔漠”队社会实践顺利结束

“撮泰吉”为彝语音译,“撮”意为人、“泰”意为变化、“吉”意为游戏、通译为“变人戏”,是流传于贵州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裸戛寨的一种古老彝族戏剧,记叙了彝族先民由狩猎、游牧生活进入到耕牧结合定居生活的发展过程,并于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记录“撮泰吉”的传承现状及深入挖掘“撮泰吉”所包含的民族共同体文化内蕴,“一去紫台连朔漠”队段海容、王蕊琦两位同学于2024年8月2日-8月6日专程前往威宁县,开展口述历史社会实践活动。

 

(图1:图为“撮泰吉”之乡—板底乡,段海容摄)

在板底乡,团队成员见到了“撮泰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文道华及其孙子文超。出生于彝族“毕摩”世家的文道华,从小便和父亲学习“撮泰吉”,他详细介绍了“撮泰吉”的表演内容、表现形式及艺术特点,还特地向团队成员展示了“撮泰吉”表演所需道具并现场进行了一段精彩表演。文超作为“撮泰吉”的最新一代传承人,在演艺之余还主动前往本地中小学培养本地青少年对“撮泰吉”的兴趣。文超在访谈中重点讲述了“撮泰吉”目前的展演情况、传承体系以及其个人对“撮泰吉”的认识和展望。对板底乡文氏祖孙的访谈,让团队成员一方面扩充了对“撮泰吉”相关知识的储备,另一方面也认识到了少数民族非遗文化传承在当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契机。

 

 

(图2:团队成员与文道华、文超合影,王蕊琦摄 )

为了进一步了解威宁本地的民族特点及其与“撮泰吉”艺术的关系,团队成员秉承问题意识,来到威宁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对威宁县民族研究所所长文友军进行专访。文所长向团队介绍了威宁县的民族分布格局,并就本地彝族的起源迁徙、文化习俗、节庆活动进行了重点说明,还指出了当下及未来威宁县有关部门务必会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指导下保护好传承好“撮泰吉”,并进一步挖掘“撮泰吉”本身所蕴含的各民族先祖在人类“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早期社会发展历程中互帮互助、团结一致地共同开拓自然、征服自然、利用自然,进而实现社会进步与民族融合的共同体精神。

 

 

(图3:文友军所长接受团队访谈,王蕊琦摄)

习近平总书记曾于2020年10月强调:“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彝族“撮泰吉”以戏剧的形式展现了西南地区先民的迁徙与生活细节,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文化乃至科学价值,同时“撮泰吉”的角色配置更是展现出了多民族交往交融的特点:嘿布(汉族老爷爷)、麻洪磨(苗族老爷爷)与惹嘎阿布、阿布磨、阿达姆等彝族角色同台演出,共同为人们带来源自上古的视听盛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的直接反映。未来,“一去紫台连朔漠”队将继续挖掘“撮泰吉”的宝贵价值,将这一内涵丰富的古戏剧进一步推广,从而以实际行动来践行新时期民族院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先锋”的时代使命!

                                                                                                                                                                                                     责编:张敏,审核:王璐璐,上传:袁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