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至19日,西藏民族大学马宁教授应邀做客威尼斯wns8885556“泽霖讲坛”,在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八角楼报告厅开展系列讲座,我院陈祥军教授和方长明副教授主持,民族学、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社会学等专业的师生参加。
第一场讲座主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效和模式——以西藏为考察中心》,从我国藏医药浴法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故事入手,讲解西藏文化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作用。介绍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党和国家保护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程和成就,系统阐述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四种保护模式,即文化援藏的“尼洋阁” 模式、政府主导的“勒布沟”模式、跨境传承的“斗玉—准巴”模式、高等学校教育和师徒教育相融合的唐卡画院模式,使听众能够全面、系统地认识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解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意义。
第二场讲座主题为《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及其实践》,以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民族团结政策的理解为引子,串联起众多的历史故事,突出学术性和趣味性,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讲解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发展和演变历程,介绍中国共产党人在西藏开展民族团结工作的历史进程,展示西藏开展民族团结工作的实践过程,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提出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路径。使听众认识到我国的治藏政策从强调民族团结发展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从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讲座尾声,马宁教授深入浅出地回答了在场学生的提问,赢得了阵阵掌声。陈祥军教授和方长明副教授均对马宁教授精彩的演讲表示了感谢,鼓励各专业的学生学习运用跨学科和跨界思维,超越自身领域,将学术研究提升到实际实践的层面。
(责编:杨科,审核:王璐璐,上传: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