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7日,“数字化发展与管理创新研究组”召开每周例会。本次会议由毕达宇老师主持,张劲松、李超锋、张楠、马林茂等老师、全体研究生参会。
首先,本次组会钱婧琳和舒双捷同学汇报大论文内容和结构,马梦如同学汇报小论文想法思路,各位老师分别给出意见建议。钱婧琳同学汇报论文题目为《农村产业融合影响因素及优化路径分析》,运用BERTopic和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影响因素及优化路径进行了分析。张劲松老师建议进一步丰富标题内容,可以加入方法或者是视角;结论列为单独章节并进行对策建议的分析,结合实际政策进行回应。张楠老师认为需要强调影响因素的创新,进行理论的归纳与后续的衔接,理论与政策文本的衔接要紧密;还要注意QCA是定性研究, QCA和前面的逻辑要能衔接起来。马林茂老师建议结合文献将文献中的指标融入文章,扩展系统动力学的指标体系并进行解释,系统动力学和组态结果要大体一致。毕达宇老师强调影响因素与水平测度要区分清楚;聚类用的词太大,要进一步细化进一步精准,如基于政策文本分析,可以在聚类结束后进行专家问卷评价。李超锋老师认为第三章内容脱节了,文本分析之后要与年鉴进行对应,逻辑应进一步清晰。
舒双捷同学汇报论文题目为《基于演化博弈的政府环境规制对企业污染转移的影响》,用演化博弈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政府环境规制对企业迁移和排污的影响。毕达宇老师认为十年前的案例对现在的指导意义有限,需要将前文中的博弈模型等与后文对应起来。张楠老师建议如果可以拿到足够的数据可以做实证研究。马林茂老师对使用的有关方法进行指点与评价,建议可以找每一个均衡点对应的案例。张劲松老师强调要仔细琢磨论文逻辑,将论文写的尽可能好。马梦如同学对小论文进展进行汇报,汇报题目为《社交媒体涉民族类内容传播对文化认同的影响路径分析》。张劲松老师强调要注意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不是隔离开来的,表述时一定要有这种意识。毕达宇老师建议用词可以再次斟酌;按照地域分不合适,可以把网络上的群体分几类人,如不同行为动机的人群都可以产生文化认同。
最后,毕老师了解研一同学论文阅读情况和研二同学大论文选题情况,并对接下来组会汇报进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