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Demonstration Center for Experimental National Art Education (South-Central Minzu University)
实验管理
中心动态
通知公告
实验信息平台
规章制度
下载专区
2021年中国传统手工艺美育活动系列之二——楚漆艺传承与创新作品展
2021-10-14 10:30     (点击: )







 

 

展览时间:20211015日至20211021

展览地点:威尼斯wns8885556光谷美术馆1号展厅

开幕时间20211015日(星期五)上午10:30

开幕地点:威尼斯wns8885556光谷美术馆1号展厅

展品介绍:

 

《唐韵天歌》-刘比建-80×50×145cm-木、大漆

唐韵天歌,琵琶属拨弦类乐器,现代琵琶的前身:曲项琵琶,自南北朝时期由中亚地区传入中国,至唐代形成第一个发展高峰,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因它独特的艺术魅力而深受音乐家们的喜爱,在民族乐器中居于首要地位。

该作品糅合了楚式制作技艺与唐代艺术风格,是一件融汇中外、贯通古今的创新之作。在造型上,采用楚式木胎漆器的制作方法,利用琵琶的自然水滴之形,衬以荷花花瓣,使二者在形体上完美契合,突显“法之器”的神秘庄严,传达琵琶与宗教的深厚渊源,表现了追求人与天地之间的融通、以及灵魂深处对乐之圣器的崇敬情怀。

在图案的设计上,将楚文化构图常用的夸张、抽象、写实相呼应的对称特点与敦煌壁画人物妖娆多姿的神态相结合,展示出飘逸空灵之美,充满了抒情幻想的活力。在色彩的选择上,用黑色作底,通过多色的线条变化,展现“乐之器”的典雅华贵。使整个作品庄严大气、活泼明快。让我们在漆与色的韵律中听见了“梵音”,使得作品的深刻内涵与外在形式完美统一,表现出该作品的无限艺术张力。

0一六年"唐韵天歌"获2016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百花奖”金奖。

 

《九连墩虎座鸟架》-刘比建-140×60×140cm-木、大漆

九连墩虎座鸟架,鼓长宽高约为138cmx 38cm x 138cm,发掘于长江中游的枣阳“九连墩楚墓”。在战国中晚期,漆木器发展已到鼎盛时期,使用漆木器已经成为当时贵族阶层的社会风尚,并且取代了不少青铜器的功用。而虎座鸟架鼓不仅用于皇家镇宅,也作为皇室贵族互相赠送的高端礼品。“虎座鸟架鼓”的构造,系六条神龙以盘旋昂首之势托起神威的双虎,象征着吉祥长寿的凤鸟以雄姿站立在双虎之上,气势不可抗拒,代表着权利,富贵,至高无上。其制作之精,色泽之绚丽,造型之精巧别致,均居当时世界之首位。此件虎座鸟架鼓代表着皇室贵族希望受到吉祥神龙,长寿凤鸟,威武双虎的保佑,可以长命百岁福泽万年。

 

《曲水流觞茶具》-邹传志-36×36×9cm-大漆、瓦灰、夏布、紫砂

曲水流觞茶具:根据王曦之兰亭序的曲水流觞,泛波逐流而作。全器采用脱胎技艺,由盖和底组成,器盖阴刻出红黑相间弯弯曲曲的流水,器壁绘出一组士大夫出去郊游,受到隆重迎接的场景。

 

《狩猎纹碗》-邹传志-11×11×10cm-榉木、大漆

狩猎纹碗采用外髹黑漆,传统与现代变涂工艺相结合,红黑对比,突显出漆器典雅富丽,然后用金饰以彩绘。內饰擦漆,彰显出木纹的天然纹理,若影若显。

 

《云上的山水NO.2-刘吾香-58×38×13cm-大漆、麻布、瓦灰(脱胎)-2018

 

《云上的山水NO.3-刘吾香-65×33×15cm -大漆、麻布、瓦灰(脱胎)-2018

作品运用脱胎的工艺,以不规则或规则的云的外在形状特征为出发点,以漆特有的光泽为媒介,运用山与水相互交融的空间来造型,山水在光的流转中,在虚实之间相互穿插转换,简洁灵动的曲线营造出如山间的流水,如起伏的群山;作品倒置产生悬浮空灵的轻盈,同时亦如行云流水倾泻而下的畅快淋漓之感。

 

《太湖石NO.4-方兆华-30×90×25cm-2018

 

《太湖石NO.7-方兆华-42×65×30cm-2018

太湖石有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其玲珑婀娜的姿态所透出的意蕴和境界历来与文人雅士的生命精神存在着某种关联,因此受到人们酷爱。作品用块面更本质、更简洁地表现太湖石的造型,打破其固有的形态,但保留其意境,在漆特有的光泽和块面的空间中重构了当代人的精神栖居之所。作品既注重当代性的表达,也体现出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和尊崇。

 

《远山碗》-张志纲--木胎、大漆

 

《漆木水果盘》-张志纲--木胎、大漆

中国人对山水有着一种特别情感,孔子就把对山水的喜爱和人的品行联系在一起,有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而陶渊明把归隐修身放在了山水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山水能包容一切,是安抚内心的栖息地。

天然的木头经过精细的车旋之后可以得到好看的木纹,这木纹有些像层峦叠嶂的远山,有些像潺潺流动的溪水。如何在保证实用的情况下保留这些带有木头生命特征的木纹,是我探寻的一个方向。最终我在发挥大漆透明度的探索上找到了最好保留木纹的方法。用擦漆工艺,反复擦漆打磨上百次,直到漆面光滑、木纹清晰。

《丛丛系列一》(校藏品)-张玉杰-木胎、螺钿、大漆-2016

 

《万物生系列——相望》(校藏品)-方来东-漆艺、实木底座、金属支架-2016

 

《悠淼》(校藏品)-刘建(指导教师:刘吾香)-82cm×85cm×28cm-脱胎漆器-2017

 

《叶语》(校藏品)-刘幸运(指导教师:刘吾香)-2018

 

《茶砚》(校藏品)-赵一帆(指导教师:张志纲)-60×90×6cm-2018

 

《躯壳系列》(校藏品)-颜兴(指导教师:刘吾香)-大漆、瓦灰、麻布-2019

 

编辑:王海涛、李冰玥

                  审核:程超、潘俊、张志纲

上传:刘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