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

发布时间:2020-10-09 浏览次数:

 

    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主要为中心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服务,为最大限度的发挥仪器设备的作用,各种人才、专项引进的仪器设备统一纳入全院的统一管理、制定如下的规则制度: 

1.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由实验中心主任负责宏观管理,具体管理实行分室管理开放使用制度。室内各类仪器设备均由各室负责人管理。仪器设备的使用登记、账目管理、报废等工作由实验中心的管理人员负责

2. 实验室的大中型仪器的管理必须按要求建立技术档案,各种资料应完整保存,归档资料包括:订货申请、订货合同、装箱单、说明书、安装调试验收报告、仪器零配件、登记表和维护记录。每台仪器均需建立健全安全操作规程。

3. 仪器设备负责人负责仪器设备的验收、使用操作、功能开发、维护维修,办理借用手续,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制定仪器管理制度等具体工作,并督促其他仪器设备使用人员按求操作仪器设备。仪器管理人员要熟悉实验室所有仪器的性能及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懂得各仪器一般故障的排除,熟知仪器的校验及维护常识。

4. 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实行专人操作使用和培训使用两种形式,特别贵重及操作复杂的仪器设备只能由专人操作使用。

5. 仪器设备的使用人员须先熟知设备的性能和操作规程,并在仪器负责人处办理借用手续后方可上机操作,如擅自强行操作,则视为违规处理。

6. 在借出、归还时借用人和实验室仪器管理员双方共同验收仪器设备与设施的完好情况,并在登记表上签字。哪方验收不好,出现问题哪方负责。 

7. 定时进行仪器的维护、保养,掌握实验室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仪器设备运行不良时应马上采取措施并及时报告、维修,并要及时登记维护、保养和维修情况,保证研究人员的科研工作顺利进行。

8. 发现仪器有故障者,有义务立即向仪器管理员或实验室主任报告,严禁擅自处理、拆卸、调整仪器主要部件,凡自行拆卸者一经发现将给予严重处罚。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切断电源、水源,各种按钮回到原位,并做好清洁工作、锁好门窗。

9.下次使用者,在开机前,首先检查仪器清洁卫生,仪器是否有损坏,接通电源后,检查是否运转正常。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该室管理员,并找上一次使用者问明情况,知情不报者追查当次使用者责任。

10.所有使用仪器的人员必须保持仪器清洁,不得使仪器接触强酸、强碱等腐蚀性物品,仪器的放置要远离水源、火源、气源等不安全源。各仪器要根据其保养、维护要求,进行及时或定期的干燥处理、充电、维护、校验等,确保仪器正常运转。

11. 仪器使用损坏了实验室仪器设备、设施必须承担经济赔偿责任。实验室仪器设备、设施损坏赔偿办法另行规定。

12. 对于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事故,实验室将组织事故认定小组进行责任认定,并提出处理意见。重大事故交由学校进行处理。

13. 实验教学中心指定专人负责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的资产登记、编号及日常的维护、维修工作。各实验室负责人及实验管理人员必须配合其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扰、干扰管理人员的工作。

14. 仪器设备管理员要做好相关资产的登记、建立详细的仪器设备资产记录文档(excel文档)。记录  内容包括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数量、单价、金额、购入日期、保修期限、资产编号、存放地点等内容。

15. 仪器设备需进行维修、由保管人提供维修申请单(报告),经实验中心负责人签字批准后,由管理员联系处理维修相关事宜。

16. 管理员应建立仪器设备故障与维修情况的详细记录电子文档,记载内容包括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生产厂家、报修人、故障状况及原因、维修日期、维修方式及费用等内容。

17. 仪器设备如为人为损坏,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赔偿责任。

18. 实验仪器设备如需外借或搬离原存放地点需经仪器设备管理员同意,并做好资产记录表中相关内容的变更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