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耀,计算机科学学院 2017 级 软件工程实验班学生 男,汉族,1999 年 7 月出生,共青团员 2019 年 优秀学生奖学金二等奖 2019 年 4 月 代表计算机科学学院软件工程实验班参加第八届“ROBOWORK 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荣获机器人体操团体赛国家一等奖
如沐清风,如浴暖阳,侯耀人如其名,优异的成绩“耀”眼,人格魅力亦是使他在人群中发光发亮的宝藏。第一次见到侯耀,富有亲和力是对他的第一印象。这名来自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大三学生,勇于尝试不同的生活,用丰富的人生经历去阐述生命。他以开朗的性格、有趣的回答,带我们走进他的精彩生活。 “大学生活的精彩,就在于不断的挑战。” 初入大学,侯耀就充满了自信,毫不迷茫地开始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学生活。他通过了层层选拔,最终进入了软件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实验班的课程大部分用英语讲课,教材和PPT基本都是英文,这反而激发了他的学习劲头:沉浸单词海,牢记理论理解需要的单词、充分利用周末时间参加雅思培训。大一上学期结束时,他取得了雅思首考6.5的好成绩。他早已把学英语作为习惯,很久之前,字幕就已经不是他看英文电影的“必需品”了。 步入大二后,课业越来越重,还要跟着导师做项目,每天几乎都要忙到晚上十二点才能离开实验室,早上七点又回到那里,但他一直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始终相信麻烦总会过去。“计算机有一个术语叫‘并行’,就是任务要切分。把分好的任务来回换着做,可以提升效率。” 在面对学业和竞赛的双重压力时,侯耀会把事情“混着做”。“很多事情就是要花时间好好完成的,跟提升效率没有太大关系。单纯的完成一个任务再去完成下一个,人会很累,结果也不会称心如意。把多项任务混合完成,能保持新鲜感,也更有进度的安排。”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时间保持严谨的态度,这大概就是他如此优秀的原因。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侯耀从未放弃过对新技术与热门技术的学习。软件工程专业的他在面对软件硬件结合的机器人时,需要自己再补一些硬件方面的知识。今年,他通过学习成功入选机器人队,代表软件工程实验班参加了在广东韶关举行的“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说到比赛时遇到的困难,他虽回忆起了当时的局促不安,却也依然带着淡淡的笑容。在一次调试机器人后,大家都忽视了广东四月的潮湿天气,忘记将机器人收回箱子导致受潮;再加上开赛之前的几天,比赛场馆内进行了清洁,完全不透风的场馆地板很难干透,地面又湿又滑,时不时还会出现巴掌大的蜘蛛。没有考虑到天气因素,为赛前准备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也给队伍里每一位成员带来了预料之外的挑战。机器人有使用限度,不能频繁调试,他只能和队友们不断地反复计算数据,试到没有问题了再去操作。 即使有充分的准备和坚定的信心,他还是缺了一点好运。在比赛前一天的彩排时,机器人还是出现了故障,所有队员都特别紧张慌乱。而侯耀知道,唯一的出路就是抓紧时间修理。漫长的修理从白天一直持续到夜晚,却突然遇上场馆断电!场内所有的队伍都在打手电筒照明来调试,他们也是在赶工直到凌晨三点,此时负责接送选手的大巴早已离开。这个过程中,侯耀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二天的比赛中,他的团队荣获机器人体操团体赛国家一等奖的荣誉。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是侯耀在那次比赛的最大收获,每个人默契的配合都是比赛结果的印证。那次经历也教会了他,细心认真、考虑周全才能善始善终。 不怕艰苦,支教有方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实验班安排了不少口语课,在与外教的交流中,他十分好奇:外教是美国人,却不远万里到中国来教授英语,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侯耀渐渐萌生了出国接触更大的世界、体验不同文化的想法。他和同学一拍即合,在寒假期间报名成为了一名国际志愿者,来到斯里兰卡支教。 可是,支教的生活并不像出国旅游那么轻松惬意,做志愿工作更是不能抱着享受生活的心态。斯里兰卡条件相对艰苦,而且本地的语言并非英语,很多当地人都是到了十五六岁才开始接触英语。班级里的孩子年纪都很小,理解英语很困难,更不用说学习中文。侯耀和同组人只好临时改变方案,先从简单的英文单词开始教。他通常用动画、图画、手势来给孩子们上课,他知道这样最能吸引调皮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们对中国的好奇和向往,让他从心底感到温暖。在斯里兰卡的火车站,他碰到一位当地人热情地和他打招呼,对他说:“我很喜欢中国,我想去上海!”同样,侯耀对斯里兰卡的喜爱也是难以掩饰,回忆这段经历的时候,从他闪光的眼神和温柔的表情中就可见一斑。 “想过环游世界吗?”听到这个问题,侯耀笑着回答说,自己确实有过这种想法,不过目前还是以学业为重。“可能按照自己这个趋势,以后能绕着地球飞一圈吧。” 交流牛津,不忘本心 除了对自己入选交流项目感到意外,侯耀感受更多的是惊喜和幸运。能够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来充实自己的生活、丰富自己的经历,这令侯耀更加珍惜交流的机会。早起跑步,看看清晨的牛津,感受英伦晨曦。在牛津的学习,给他感触最深的是老师的上课方式。国外的小班授课,更倾向于让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看法。“这其实对我算是一个挑战,因为我本人其实并不是那种会在公共场合随意表达自己看法的人。”侯耀坦言,他会担心自己的意见显得偏激,所以在说话之前总会考虑很多,可是往往在考虑的时候同学就已经把想说的说完了。但是,认识了不同的人、运用了不同的学习方式,这种新鲜感也被侯耀带回了国,融入到了自己在民大的学习生活。他得到了锻炼,在外教课的“六对六”话题辩论上也变得更加游刃有余。 问起在国外曾经遇到过什么麻烦的事情时,侯耀说,他也遇到过歧视黄种人的现象。他的调节方法就是改变自己看问题的视角。“偏见有时候其实是在于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只要自信满满,敢于表达自己,歧视问题往往就迎刃而解了。”不要被自己的自卑感束缚,敞开心扉,就会收获感动。 了解到有很多学弟学妹也有出国留学的打算,侯耀给出了自己中肯的建议。“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尝试一下这种交流的项目,发现真正适合自己了再下决定。”一旦做好决定就不后悔,有持之以恒的信念,日常学习的绩点更不能马虎,不要有侥幸心理。这些是侯耀最提倡的,也是我们最应当具备的优良品质。 就算已经是同学眼中的“考神”,侯耀也不可避免的会有迷茫、颓废的时候。对他而言,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就像一面镜子,给了他很多警示。他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去代入那种丧模式,不要像主人公一样卑微到尘埃里。侯耀在心情低落惆怅的时候,会很喜欢一个人出去走一走。他说,对自己的情绪诚实,才是不压抑的法宝。合理的调节,勇敢的面对,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过喜欢的生活。“耳机里的低音再沉重也不能让你脚踏实地,做一些别人不以为意却意义非凡的事。” “我对学弟学妹的忠告应该就是,别被别人随意影响,更别在大学生活里丢了自己。”莫作昙花一现,勿失勿忘。兴趣至上,热爱未满,愿前路宽敞,你我皆有光。
(来源:COSA杂志社国奖专刊《行与至》 编辑:冷竹玉 肖朵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