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上午,14号教学楼音乐教室中传来悠扬的乐声。古筝、二胡、琵琶、笛子……外语学院《中国民族传统文化》课程的任课老师朱海莉邀请到音乐舞蹈学院的学生向课上的同学及前来听课的留学生展示中国传统乐器演奏,现场师生都陶醉在这一场音乐盛宴中。
教室的讲台上,音乐舞蹈学院2022级学生肖瀚云用二胡演奏了《良宵》,曲声悠扬,在场学生们侧耳倾听,随着音乐节奏轻轻晃动,沉浸在这优美的旋律中。音乐舞蹈学院2022级学生黄玉冰熟练轻快地弹奏着古筝,外语学院的学生们用英文向在场的学生介绍古筝的结构和指法。
“我觉得好神奇,二胡虽然只有两根弦,但是能演奏出不同的曲调。感谢老师邀请我们参加这样的活动,这是一个了解中国文化的好机会。”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留学生熙雯感慨地说。她多次参与该课程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增进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学生们介绍二胡相关知识。卢岚摄
“这门课让我学会了很多民族文化的英文表达,开拓了我的专业视野。同时也提供了一个锻炼口语和翻译能力的平台,让我们在实践中增强对外宣传中华文化的意识。”选修了该课程的外语学院2021级学生段星宇分享。
今年春季学期,外语学院开设了专业选修课《中国民族传统文化》。该课程主讲教师朱海莉以课堂理论结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开展教学,在每个单元针对所学的理论内容设计相应的实践活动。朱海莉希望通过理论、实践的双线学习,让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知”的了解,也有“行”的学习。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的支持下,她邀请留学生参与课堂,一方面增进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让中国学生在课堂中通过与留学生的交流提升口语能力,培养讲好中国故事的意识。目前,该课程已开展过中外饮食文化交流、中外学生参观民族学博物馆、中国传统乐器展示等文化实践活动。
“我时常为实践活动里中外学生的互动所感动。学生们不仅通过交流活动更深刻地领略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中外年轻人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真挚的心是彼此相通的,我感到很欣慰。”朱海莉老师说。
外语学院2020级学生钱清华作为课代表参与了相关活动的策划,她说:“作为一个切身参加了这一系列活动的学生,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世界各国青年都是同心同源的,大家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对友谊的向往以及对知识的渴望都是一样的!”
据悉,《中国民族传统文化》课程后续还将在中国民族舞蹈、婚俗文化等方面开展更多实践活动,进一步促进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为传播中华文化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