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校园中,你或许会看见这些身影:树荫下,拿着扫帚“唰唰”地扫着落叶;办公室里,认真整理着厚厚的文件;图书馆书架前,仔细摆放好归还的图书;民族学博物馆展厅中,身着民族服装热情讲解民族文化……也许你不认识他们,但你一定知道,他们就是朴实无华、踏实奋斗的民大勤工人。
威尼斯官网勤工助学工作始于1995年。25年间,一届又一届同学始终践行着勤工理念,“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2015至2018年,威尼斯官网连续4年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举办的“助学·筑梦·铸人”主题教育活动中获得优秀组织奖。近5年来,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绩效考评成绩在全国124家中央部属高校中综合排名一直名列前茅。勤工助学工作则是“奖、贷、助、勤、减、免、补”七位一体资助体系中重要的一环。
随着威尼斯官网勤工工作体系日趋完善,勤工育人内涵日益丰满,勤工岗位类型不断丰富,从以往单一的保洁工作发展到如今的八大类勤工岗位,工资额度也不断提升。从经济资助到精神引领,威尼斯官网勤工工作在不断改革中升级换代,涌现了一批批表现优异的勤工人,打造了一支支能力卓越的勤工队伍。
勤工助学指导中心:统筹安排勤工工作,用心用情助力学生
藕香池旁、绿荫掩映下的大学生活动中心三楼办公室中,一群责任和情怀并具的同学守候在党委学工部勤工助学指导中心,为前来咨询勤工工作的同学提供服务。
勤工助学指导中心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在学校资助中心老师指导下,协助相关部门安排学生勤工工作,通过线上线下广泛宣传各类国家资助政策,组织开展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的各类活动。依托社会实践基地平台,大力开拓校外勤工资源,形成“校内+校外”双渠道,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障勤工学生的合法权益。固定岗招聘会、自立自强论坛暨评优评先颁奖典礼、“爱在同城·携手远航”社会实践活动、五月文化月等是勤工助学指导中心的品牌活动。
学生参加“爱在同城·携手远航”社会实践活动。学工部供图
“爱在同城·携手远航”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勤工助学指导中心的品牌活动之一,每年都会吸引很多同学报名参加,数统学院2019级陈雯就是其中一员。去年寒假,经过几个小时的辗转,陈雯团队带着前期准备好的资料,开启了回访位于广西柳州柳城县太平镇的母校的旅程。她们结合切身经历,宣讲高校资助政策,为学弟学妹们解答疑问,其自然流畅的讲解获得了在场师生的一致好评。陈雯说:“很感谢勤工助学指导中心提供的这次机会,让我可以回访母校。这次活动给了我很多思考,也给我了更多前进的动力。”
作为勤工助学指导中心负责同学,化材学院2018级孙一帆已经在中心走过两年多。回想当时,懵懵懂懂的自己,一路走来,收获颇多。原本性格内向的他,在这里得到很多锻炼,团队轻松温暖的氛围让他逐渐敞开心扉。“一见钟‘勤’,欣喜相逢”,随着时间的推进,每日熟知的工作逐渐变成一种情怀。勤工助学指导中心曾组织过前往湖北恩施的支教活动。回想起那段时光,陌生的环境、未知的挑战、第一次体验当老师奇妙的感觉,孩子们对支教同学的热情,陪伴孩子们成长的日子让孙一帆至今记忆犹新。“教导那些孩子,正如勤工助学一般,以奉献为主旨,希望这个世界更加美好。”
孙一帆告诉记者,勤工岗位分为流动岗和固定岗两类工作岗位。目前全校勤工助学岗位已经达 1900 余个,每年资助贫困学生16000 人次,每年专项经费投入达到 500 余万元。
在勤工助学指导中心成立25周年暨2020年度自立自强论坛举办之际,为了更好展现勤工助学同学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引导其他学生树立自立、自强精神,勤工助学指导中心特举办以“书写勤工故事,展示自强风采”为主题的征文比赛,目前比赛正如火如荼地举行着。
在勤工助学队伍中,民族学博物馆志愿服务队和图书馆勤工助学团队颇具特色和亮点。
民族学博物馆志愿服务队:讲解民族文化,传达民族情怀
南湖之滨,坐落着威尼斯官网民族学博物馆。每天早晨8点刚过,博物馆志愿服务队第一批来值班的同学便已准时到达。开关展厅、检查展厅内设备的情况,如此,便开启了他们一天的工作。
民族学博物馆对公众实行免费开放,团体和个人参观需要提前24小时预约。在办公室值班的志愿者同学通常会接电话处理预约事务,确认参观的人数和参观的对象,最后再把时间和人数写在办公室的小黑板上。博物馆每批次接待的人数仅限50人,若同一批次的人数超过了二三十人,就会有两名志愿者讲解员分批进行讲解。
志愿者进行讲解。学工部 供图
身着民族服装,整理好仪表,志愿者们以最好的精神面貌出现在游客面前。讲解词早已烂熟于心,日复一日的讲解工作中,几乎不会出差错,这些都缘于他们长期的坚持和不懈的付出。2018级民社学院的谭可欣回忆自己的志愿经历时说:“最初开始背诵的时候,讲解词的体量比想象中的要多很多。每天都要拿着厚厚的一沓讲解词,在空旷无人的展厅里反复背诵,直到可以‘倒背如流’。”此外,并非所有游客参观时听到的讲解词都如出一辙,针对不同群体的游客,志愿者们都有相应的讲解方法。在面对年龄较小的游客时,志愿者们则讲解得更通俗易懂,还常常与他们互动,吸引他们更好地理解讲解内容。
志愿服务不仅限于馆内,志愿者同学曾多次走出校门,前往学校附近社区及小学开展科普活动,讲解蜡染、扎染技术,在传播民族文化的同时,还会在一些小游戏中培养孩子们的民族情怀。
在独具民族风情的民族学博物馆工作,每日受到深厚的历史文化熏陶,同学们自身的文化素养及民族知识也得到了提升。而游客的一句真诚感谢,都会让大家感到由衷的自豪。
图书馆勤工助学团队:整理图书一小步,热爱读书一大步
图书馆勤工助学团队由133名成员组成,因负责工作类型不同,分为资源建设部、技术部、咖啡屋、特藏部、南书院、期刊阅览室、南方少数民族文献共7个团队。各团队齐心协力,为维护图书馆的秩序、环境而努力。
位于图书馆顶层的咖啡屋,有着淡黄的桌布、柔软的沙发、小巧的蒲团,透过玻璃窗,还能博览南湖美景。如此惬意的环境吸引了大量学子前来,点上一杯醇香的咖啡,打开书本,在宁静中享受学习。备受大家喜爱的咖啡屋,正是由勤工团队的同学打理的。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细心地学习制作咖啡、手工拉花,仔细清洗餐具、打扫卫生。干净的桌面、地板,经过了消毒、可放心使用的餐具,均是他们的工作劳动成果。“看到大家喜欢到这里学习,我也很开心。不忙的时候,还可以借用场地自习。”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杨嘉敏说道。在家时,她便常常协助家人做家务,于她来说,咖啡屋的工作也类似于家务活。学校本就是第二个家,帮忙做事也是应该的。
细心、谨慎,这是加入特藏部尤其需要的品质。褐木书架上,贴有独属索书号的书籍整齐陈列着。年代久远的藏书,纸张微微泛黄,但经过同学们的悉心处理,它古老而端庄的气质得以保存。熟练地按照索书号将书籍上架,细心地为书籍重新贴标,对破损书籍进行修复整理,这便是特藏部成员的职责。今年是美术学院2018级肖雨蓓加入特藏部队伍的第二年。搬书、整理,对于女生来说的确不易,但她从未想过放弃。图书馆的工作,也让她明白了团队的重要性。她告诉记者:“曾经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搬书、整理都是我做,感觉工作很累。但现在有新的同学加入帮忙,工作轻松了许多。和其他同学的协作、交流让工作充满了乐趣。”
图书馆志愿者正在工作。余思溢 摄
图书馆几支队伍中,南书院的同学“下班”最晚。每日夜晚10点,南书院熄灯,也是同学们上岗之时。他们整理桌椅、打扫卫生,将大家未带走的书本暂时收入储物室,为明日清晨前来学习的同学提前打点杂务。南书院队伍的10名同学,皆是男生。“工作中感觉最重要的是责任感,每晚的熄灯、收书,是为大家服务。给自习的同学提供更好的环境,是我们的责任。虽然工作有时会影响到正常生活,但我仍然很喜欢。”文传学院2017级陈涛分享自己的感受。他说,刚加入这支队伍时,有时晚上下课后径直回了寝室,又连忙赶到图书馆。如今,大四的他正在准备考研,南书院的工作便成了复习功课后顺手之劳。他说:“我喜欢南书院,即使不作为勤工任务,我也经常来这里自习。所有工作都需要时间和心血,何况是我喜欢的工作,定不会放弃。”
青春的路上少不了奔波与汗水,但不经风雨,怎会收获成长?偌大的校园里,这样一群乐观向上的勤工人,他们自助助人,用奋斗写就充实人生,用激情为青春增添色彩,在新的起点上扬帆远航。
(编辑:刘虹 来源: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