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永申:倾心民族医药人才培养,以科研服务社会发展
药学院任永申老师多年承担本科生《药用植物学》等课程理论及实验课程的教学任务,先后指导8名研究生及本科生申报10余项省级、校级创新创业项目,获学校“优秀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和药学院大百汇奖教奖学金及院“科研明星”等荣誉。
在科研中,任永申老师突破一批制约中医药民族医药学科发展的关键技术,在中药民族药药效物质辨识、功效导向的质量控制、中药经典名方开发等方面形成了一批高质量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申请及获授权专利10余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主持中药保健食品研发并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产保健食品批文1项。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1项。
疫情期间,任老师发挥专业优势参与抗疫工作。他主动参与居住地的疫情防控志愿工作,为一线人员赶制了一批中药防疫香囊,还为滞留耶鲁大学的留学生及实验室工作人员寄去艾条、中成药、口罩等防疫物资。申请湖北省科技厅新型肺炎应急科技攻关项目“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口罩中药隔离贴的研制”,参与“基于湖北道地药材的葛厚石苓方对新型肺炎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发表科学防疫研究论文,为科学防疫提供优效可行的中医药方案,无偿公开防疫香囊配方及防疫中药口罩隔离贴技术。目前,他指导生产的九州通上医馆苍艾香囊已在电商平台推广使用。
孙菲菲:下沉社区参与防疫,众口称道的“菜篮子”管家
美术学院孙菲菲老师,是全民抗疫时期挺身而出的党员志愿者。在疫情爆发时期,她不惧风险,带领志愿服务队解决社区物资供应问题,成为民大社区众口称道的“菜篮子”管家。
疫情爆发后,物资供应成为社区居民生活中的一大难题。官方渠道固然重要,社会力量亦不可或缺。2月3日,孙菲菲老师辗转联系上一家“爱心菜”供应商,当得知其能够以优惠价格提供白菜、萝卜等新鲜蔬菜时,她迫不及待地在学校的一个微信群中发布了信息。家中库存告急的老师们纷纷响应,第一单团购就超过了100份。自此,孙老师在东家属区组建团菜群,带领社区志愿服务团队每天汇总团购数据,协调组织货源,并负责团购物资和发放工作,有效解决了社区居民物资短缺的问题。后来她还主动承担起帮助分发学校后勤团购物资的工作。
团购看似简单,做起来却耗时耗力。一头对接电商货源,一头对接居民需求,一头忙线上联络,一头忙线下分发。据统计,在疫情期间,孙老师和志愿者共为社区居民义务组织团购物资2000多份,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的物资采购,同时还为有困难的家庭提供更多帮助,有力地保障了居民生活正常运转。已退休的张胜先老师在写给志愿者的感谢信中提到:“我们很多人都感慨,孙菲菲老师家有高龄老人,还有两个小孩,爱人是公安民警,也在抗疫一线奔忙。这种情况下,她真的不容易,真是好样的!”
王翠波:发出自己的光,为学生照亮一段前行的路
“发出自己的光,为学生照亮一段前行的路”,是管理学院王翠波老师一直秉持的师者情怀。2008年到校任教以来,她潜心教学与科研,用心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陪伴者。
王老师承担多门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工作,以“上好每一堂课”为基本守则要求自己。每堂课前,她总是先于学生到达教室,了解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课堂上,她随时思考着如何将复杂理论化为通俗,以提升学习效果。“上课有激情”是学生教学评价时的由衷之言,近5年学评教考核连续“优秀”更是同学们对王老师的深深认可。
教学不能止步于课堂,王老师一直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指导学生参加大数据管理与商务智能人才培养论坛,指导学生参加第一届湖北省高校跨境电商创新创业挑战赛并荣获一等奖。此外,她还积极指导学生考研,开展考研宣讲、报考指导、导师联系等工作,让学生多方受益。
工作繁忙,但王老师从没有停下自我提升的脚步。她立足教学,深耕科研,长期以来一直从事基于数据挖掘的技术创新决策支持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软科学研究类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并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30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其中《基于知识发现的企业技术竞争情报挖掘》(系列论文)获第二届武汉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王慧:奋战在抗疫一线,后勤保障和社区服务两不误
2005年7月入职以来,王慧老师先后任生科学院辅导员及国有资产管理处采购科、综合科、资产科科长等职,现任后勤保障处综合科科长。在岗位转换中,她勤勉学习求上进,快速成能手。在今年的抗疫工作中,更是身兼两职,连续奋战在一线,为学校抗疫后勤保障和社区志愿服务竭尽心力并广受好评。
作为民大人,王慧老师不仅完成学校后勤保障处各类人员统计、数据汇总、宣传报道工作,还参与制定学校家属区封控期间生活保障方案,助力物资保供工作顺利开展。作为武汉市高危街道中高危社区的居民,作为共产党员,她主动下沉,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伍,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做好疫情防控和宣传工作。一是通过打电话的方式摸排居民情况,逐户询问家中是否有发热、独居、怀孕、重症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同时汇总整个社区数据;二是跟随社区工作者,实地记录他们的工作动态,并整理成册;三是与一线医护人员家属结成“一对一”包保对子,实时关心问候,送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到家,协调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同时,她还参与所在小区的日常值守,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送快递、送爱心菜、买药等服务,令众人称道。
积极进取、主动作为、履职尽责,是王慧老师一贯的工作作风,她也因此在年度考核中多次获“优秀”。抗击疫情战斗的洗礼,更坚定了她继续坚守平凡岗位作贡献的决心和信心。
徐胜舟:教学与科研并重,培育学生与服务社会同行
站好讲台,潜心科研,服务社会,培育学生创新团队,是计科学院徐胜舟老师工作的四大要素。
年均教学工作量大于560学时,教学质量多次为优秀,主持和完成校级、省部级教研项目多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6篇,优秀教学成绩和教学研究成果的取得彰显着徐老师对教学工作的深深热爱和辛勤付出。此外,他所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组获评校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所在的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评湖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他还负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工作,该专业于2019年首批获批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他正负责该专业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
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近年来,徐老师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多项;发表期刊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期刊论文近20篇;以第一发明人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 作为湖北省制造企业智能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党员教师,他助力精准扶贫,助推乡村振兴,和同事们一道,为地方政府和多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广受好评。
徐老师还长期致力于学生创新团队的建设和培育工作,其负责的全国首批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NewThread团队学生科研立项2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7项;发表学术论文12篇,获软著37项、发明专利6项、国家级竞赛奖项90余项。团队每年向百度、腾讯、阿里等知名IT企业输送大量优秀人才。他作为第一指导老师指导学生获创新竞赛国家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5项,自己获评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老师,连续6年获评学校“创新指导优秀教师”。
杨茉:疫情中的逆行者,五次奔赴抗疫一线
疫情爆发后,学校医院护士杨茉第一时间从恩施老家返回武汉支援一线抗疫。1月29日到4月2 7日,3个月的时间里,她先后5次逆向而行,主动请战,在抗疫一线奋斗了70多天。
1月29日到达武汉后,杨茉护士立即返回单位参加专业培训,一直吃住在单位,负责物资接收、登记入库等工作,参与临床一线发热门诊轮班。2月5日轮班结束,她加入了东湖高新区预备医护团队。2月8日进入潮漫酒店隔离点开展一线工作,参与隔离点护士轮班,每天负责病人转进转出,解答病人各种问题。2月17日,她申请参加光谷会展中心方舱医院服务工作,而后又申请去了格林泰酒店医学驻点。4月中旬,又被派去东湖高新区如家康复驿站进行医护工作。其间,因疲劳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才被强制性隔离休息14天。
除了参与一线的医护抗疫,杨茉护士还参与了抗疫物资筹措和联络工作。她联络朋友在泰国曼谷搜寻了约6万只口罩,对口捐赠两家社区医院和武汉第四医院,从发起捐赠到物资到达,只花了5天时间。为缓解武汉医院后勤物资匮乏,她还主动当起了各个医院的联络志愿者,和恩施州武警支队联系,往武汉各医院运送蔬菜12吨,和武汉某公司进行线上物资登记,为各医院联系捐赠肉类和水果。
在隔离点和方舱医院,杨茉等医护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得到了病人的充分认可。为抗击疫情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也让她收获满满感动和继续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