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意气风发不负韶华,他,谦和赤诚行且知。他,就是来自化材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余成龙。成绩优异的他,连续3年加权成绩排名专业第一,曾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专业一等奖学金,在各大学科竞赛中大放光芒。大四的他,已保研至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将在科研的路上不断探索成长。
确立榜样 追光前行
在谈及自己的学习、获奖时,余成龙总是说起他的纪检部学长。“学长当时也是我们那个部门的部长,那一年他拿了国家奖学金,各方面都很优异的他也就成为了我的榜样。”大一时,饱含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期待,余成龙在心中种下追光而行的种子。
从此,他瞄准目标不停歇,坚定信念向前奔。不论春夏秋冬,不论刮风下雨,每天坚持早起,从不偷懒;不论课程难易,不论选修必修,每一堂课都不缺勤,坚持坐在前排;课后勤思好问,当碰到学习上的困难时,或积极主动请教老师,或查找资料自己钻研,绝不把不懂的问题留到第二天;注重总结,每天都会总结所学,并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与思考……
大二时,为了留更多的时间给专业学习和各类竞赛,余成龙选择退出一些社团,压缩自己的娱乐时间。也许这样的日子看似枯燥乏味,但余成龙却认为这一切充实且很有意义,尤其是当他第一次获得国家奖学金时。“那种激动和满足,我真的难以忘怀。对于我来说,这是对过往付出的奖励,更是对未来前行的激励。”正因为这些长久的坚持和不懈的付出,余成龙在自己的大学时光里慢慢成长,慢慢收获,越来越树立了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冀。
潜心科研 终结硕果
谈及专业,余成龙说自己一开始对这个专业不甚了解,更没有保研的想法。但在经过深入的学习后,他渐渐体会到了化工的独特魅力与科研的无穷乐趣,同时也确立了日后自身的专业发展方向。“化工对我最大的影响是锻炼了我的思维的能力——面对一个问题,不能单一地去切入,而要从很全方面、多角度去综合考虑。”对于化工,他或许没有“一见钟情”,却能做到“从一而终”。
在学习方面,余成龙并不满足课堂上理论知识的获取。“我认为,对于一个工科生,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检验所学,获取新知。”因而在课余期间,他主动搜集实验室信息,积极联系导师以获取进入实验室的资格,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与学科竞争力。在科研期间,他一有时间就进入实验室,埋头实验,潜心研究,在不断失败中总结,在不断试错中前进,撰写了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碳修饰Al2O3制备高水热稳定性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科研成果在湖北省化学化工创新成果报告会上汇报并获得二等奖。
“回看我的科研路,非常感谢学校师长和每一位给我鼓励和支持的同学,其中最为感谢的是我的专业课老师刘成超。是他认可我,给予了我进入催化转化实验室学习做科研的机会,培养了我的科研思维,锻炼了我的科研能力。在我做实验不如意的时候刘老师鼓励我,耐心指导我,教我如何撰写科研论文,如何使用科研软件,如何分析图表结果 ……”
科研之路,道阻且长,余成龙保研成功后,他表示自己会坚持学术性硕士道路,谨记导师教诲,一步一个脚印,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化工人”。
敢于比赛 不惧挑战
余成龙面对竞赛有一种天然的热诚。“记得当时老师在群里发布比赛的通知,我是第一个去找老师的。”余成龙回忆道。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实验比赛让余成龙记忆深刻。在参赛过程中,数据报错、团队摩擦、使用陌生软件是他们遇到的一些挑战。但面对困难和挑战,作为队长的他,从不气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数据报错那就多次实验,团队摩擦不可避免那就一起想办法解决,陌生软件不会使用拿起书本也能自学成才……“在那次竞赛中,我们小组在比赛后半段才发现选取的处理方法不太对。当时最大的压力就是比赛时间不大够了,大家都很着急,但我们还是选择重新处理数据。因为如果我们不这么做的话,那我们的实验结果可能是全错的,但好在及时改正,最后的结果也让人满意!”秉持着无畏之心,主动接受每一次挑战,接受每一个能够提升锻炼自己的机会,余成龙在大大小小的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令人艳羡的成绩。
时光匆匆,大学时光即将结束。回看过往,余成龙觉得这一路虽然辛苦但很值得,对于即将奔赴的旅程,他表示将不负韶华,砥砺前行,希望自己能在化工专业学有所成。他衷心劝勉在校同学:“我相信,只要学弟学妹们确立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一定会做得比我更好!”
(编辑:刘琼 来源: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