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而出发——记2002级新闻专业校友张丽娜
作者: 发布时间:2016-11-22 浏览次数:

张丽娜,女,1983年出生,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人,是新华社内蒙古分社政文采访部记者,也是威尼斯官网文传学院02级新闻学专业优秀校友。大学期间,她曾任《威尼斯wns8885556报》特邀编辑兼记者、校刊《大学四年》首任社长、《学生工作通讯》执行总编辑。工作中,张丽娜曾作为报道者、志愿者赴汶川灾区一个月,是那次抗震救灾中“80后”的代表,获得中宣部“抗震救灾报道先进个人”称号。工作八年来,她连续七年在新华社内蒙古分社业务考核优秀。2013年,张丽娜喜事连连,被评为新华社“十大新锐青年”和新华社第九届“十佳记者”。

求学民大 成长于校媒

时至今日,张丽娜离开校园已经八个年头。回看四年的大学生活,她是充实的忙碌的,有太多难忘的回忆。她说,虽然民大没有名牌大学的光环,但却给了她终生享用不尽的财富。那时,她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一边实习,一边打工,每一天都安排得满满的,半夜烦扰宿舍值勤阿姨给开大门是常有的事儿。“咱们民大是宽厚的包容的,这是我们成长的养料。”张丽娜每当和校友们回想起大学的经历,言语中都充满着感恩,而那段在校媒的经历尤其令她难忘。

如今,民大新生入学老生毕业,都会收到一本沉甸甸的《大学四年》。张丽娜就是这本杂志的创办者之一,也是首任社长。2004年上半年,经过长时间的前期调查与准备,当时新闻传播协会会长张丽娜将一份策划书交到了校团委相关老师手中。接下来,新闻传播协会的同学一边等待着校团委的答复,一边讨论着如果策划书不被批准还有没有别的方法让这本杂志诞生,这种等待与讨论的的过程可以想象是紧张而兴奋的。其中她们讨论的一个重点便是,这本杂志应该叫什么?在一次偶然的聚会上,有人提议说:“不如就叫‘大学四年’吧!”这确实是一个低调的名字,却很入心。“大学”是空间,“四年”是时间,“大学四年”则构成一个循环,体现了杂志的定位与方向。

2004年6月,这本杂志获准创刊,成为共青团威尼斯wns8885556委员会旗下的一本校级杂志,随即新闻传播协会改建为《大学四年》杂志社,并成立编辑部,积极投入到创作之中,2004年9月杂志社第一次向全校招新,虽然杂志尚未出版,三份封面备选样稿却已经摆在招新处的办公桌上,2004年10月25日晚七点,第二学术报告厅,《大学四年》创刊号发刊仪式如期举行。以《2004年永远有一种信念与我们同在》为起点,以“理性、敏锐、先锋”为特质,民大如此便有了第一份校园综合性双月刊杂志。如今,在张丽娜等一批民大人的努力拼搏下,它已十年。

对于一个文科学院的学生来说,能够创办一本校级杂志,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这对于张丽娜当时带领的团队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精神鼓舞。在那段创刊异常艰苦却纯粹快乐的时光里,心中的梦想是她们这群青年人前进的不竭动力与希望。

在追求新闻的道路上,学生记者张丽娜并没有仅仅满足于一本校级刊物,在《威尼斯wns8885556报》做记者兼特邀编辑时,在《学生工作通讯》任执行总编时,她都一直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对每一次采访任务都精心准备,对每一份新闻稿件,都精心编辑。在她看来,新闻是十分神圣的东西,不容玷污。也正是因为心中有梦,在学生记者的这条路上,她迅速成长起来。虽然她总是谦虚,自己要学的还有很多。但是她的努力已经被很多民大人看在眼里,2005年元旦前夕,因为她的这份努力,她成功入选民间网络投票选出的校园十大人物之一。

任职新华 成才于执着

2006年,张丽娜正式毕业。那时候已经进入就业最难季,但她却没感受到太大的压力,因为她深信母校的培养让自己积淀了深厚的竞争力。各大媒体都在招人,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不过,很多单位都只选择重点名牌院校的学生。她没有因为出身而放弃追逐的权力。

记得那年夏天,新华社人事局已经给很多考生面试了,她背着自己一堆的实习期间写的稿子、校园媒体的作品,毛遂自荐。就在招考老师即将准备返程的那一刻,她诚心诚意地请考官给自己20分钟面试时间。也正是这来之不易的20分钟时间,她被幸运地推荐到新华社内蒙古分社实习。实习归实习,最后要不要她还是另一码事。不过对于努力是常态的她来说,有了机会,就等于说有了开始,果然,三个月实习结束后,她从实习生逆袭成为正式记者,从事了最喜欢的新闻工作。

她常常对外人讲自己太幸运了。那一年新华社招人时,海内外共要了两百多人,她是为数不多的普通院校的本科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她身边更是高手如云。“虽然我考核年年优秀,但这并不证明我比其他人有本事,我只是在证明:努力奋斗,相信自己,可以带来改变。”她说,无论是练技能还是修品行,都永无止境,因为自己实在太平凡。有幸的是,可以在优秀的人群里源源不断地汲取营养。“我永远都会感恩自己能够做着一份这么喜欢的事业,还结缘这么多优秀的人。”

在新闻这条战线里,怀着新闻理想的她,无论是在汶川地震现场,还是雪灾、矿难一线,都没有退缩。无论是身怀六甲还是当了妈妈,她的热情都没有减退。她的同事还给她起了个绰号叫“拼命小三娘”。张丽娜说她会一如既往地拼下去,因为她拼得很快乐很享受,而且在她看来,平凡的自己除了努力奋斗,也再没有其他捷径可走。

正是凭着着一股拼劲,2013年她被评上新华社十大新锐青年,并且获得了“新华社十佳记者”的殊荣。她的一名同事这样描述眼中的娜姐: 这个如同“神一般人物”的各种事迹,在我入社之初便经常萦绕耳畔,从入社的第二年起,就接连创造了考核年年排名第一的奇迹。走近她,我发现她的成功来之不易,她的勤奋有目共睹,她背后的付出也同样超出常人。她总能想到办法不断突破。在采访煤田灭火工程时,地方政府部门千方百计阻拦,但她和同事还是突破官方封锁,悄悄雇上出租车到现场调查;某地发生山洪灾害事故,获悉线索后,她给现场官员打了60多通电话,直到追出结果;一个县城花炮厂爆炸事故发生时,对方封锁人员伤亡消息,她和同事借助线人找到了4具尸体…… 

张丽娜也坦言,失败挫折、不如意,这都是通往成功之路上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她说:今天我作为优秀校友和大家侃侃而谈,表面上看也很风光,其实我从业的每一天都会遭遇很多不顺心的事情。在一次次是非曲直之间,我也时刻面临挑战。记得,我报道过一起铁路部门的瞒报事故,时任铁路局长假惺惺地表扬我敢于揭露真相。他背后又信誓旦旦地要收拾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记者。记得,我揭露某地司法局垄断律师防堵民告官,司法局长大发雷霆,接二连三给我打电话进行威胁。记得,我做一国贫县烂尾楼的调查报道时,有人提醒说这样的项目背后都有大老虎,别捅漏子。

2013年,张丽娜在《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这篇发表在新华社内部的一篇业务文章的中说,今年正好是我工作的第七个年头,七年之痒的感觉也渐渐萦绕心头。此痒非厌倦之意,而是对于到底为何从事新闻事业的触动。较之过去,我们从业的环境、对象、范围、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媒体时代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尤其社会转型期面对各种诱惑,记者的职业操守遭受挑战,理想常常会遭遇现实的严峻挑战。在这个时期,特别需要追求真理的信念、揭示真相的勇气,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真相可能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事件可能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如果我们还没有准确了解现实就轻率地议论现实,又怎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她还在这篇评论稿件中深有感触地写下:媒体人比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思想境界、人文情怀和责任担当。我们常常呼吁各行各业的人恪守职业道德,媒体人更要严格自律。恪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义就外在而言是遵纪守法,就内在而言则是诚实地面对自己的职业良知。

笔者走近张丽娜发现,虽然她有很多神一样的传说,看上去也和身边普通的学姐没啥两样:爱说又爱笑,也很爱生活,经常在微信里晒自己可爱的女儿。但是,听到她那些奋斗的经历,我又感觉到她和其他优秀校友一样,都拥有坚定和执着的品质,所以她才会像个“拼命小三娘”一样幸福地工作和学习吧。

铭记岁月 寄语于学子

2012年年末的时候,张丽娜曾回民大,与党委宣传部记者团的学子们分享分享媒体人心得,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记者团成员们,校园媒体是展现自己和培养自己能力的有效平台,并希望同学们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通过记者团的工作经历来提升自身能力,并为以后的发展提供经验。

这次在内蒙古采访张丽娜,笔者问她为啥当初选择做记者呢?她说:新闻是一个充满色彩和梦想的行业,当初选择做新闻,我和多数同仁一样,都怀揣着一份热血沸腾的梦想。哪个记者不想用自己的工作抑恶扬善,成为公众利益的守护者、社会发展的瞭望者、时代进步的推动者?又有谁不渴望见证更多的大江大湖、大智大勇、大情大爱?胸怀这份美好的理想,以至于再苦再累也愿意跋涉在路上,采访遭遇再大的挫折,哪怕是随时可能面对死亡、暴力、威胁,也无所畏惧。

她送给学弟学妹们几句掏心窝子的话共勉:无论你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阻碍,请不要轻易怀疑自己的梦想,一定要相信,我们年轻人上升的通道并没有被堵塞,只需要保住那份激情再努一把力。

 

Copyright©  2012-2014  威尼斯wns8885556校友会
技术支持:创明工作室    邮箱:techsupport@mindainf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