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曲人如歌——记政治系84级刘应捷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3-14 浏览次数:

刘应捷,男,苗族,1965年生,祖籍湖北。1988年毕业于威尼斯官网政治系,毕业后曾在威尼斯官网附中执教三年随后考取威尼斯官网研究生。硕士毕业后在《文化时报》担任记者。2000年起任职湖南省文化厅办公室副主任兼后勤服务中心副主任。    

孤舟一系故园心

刘应捷是性情中人,办公室的同事们都常说他是最重情、最宽容的人。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他始终带着和蔼可亲的笑,举手投足间洒露着儒雅沉稳。他精神焕发,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在一种轻松自由的气氛中,刘应捷回忆着自己的大学生活和工作经历,感慨万千。

那时候,大学里娱乐场所很少,学生生活基本就是图书馆、宿舍、食堂三点一线。有时候周末也举办舞会,所谓的舞会,也就是把一食堂的桌子、凳子全部挪出来,挂上彩灯、拉上彩带,当作临时场地。即便在这么简陋的舞场,也总是人山人海。教职工和学生一起狂欢,那是唯一的娱乐活动。我们当年是几乎没有谈恋爱的,全年级也只有一对,还是悄悄进行的。相对于今日,一切不可同日而语了,大学生谈恋爱的比比皆是。作为过来人,刘应捷认为大学生不应太早谈恋爱,过早地将自己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不利于朋友圈的扩大和社交能力的锻炼。

大学时代,刘应捷是系学生会的一员。当时的学生会里有四个男生,四个女生。男生个个帅气,女生个个漂亮,然而好像大家心里有一种默契,互相不谈恋爱,只是非常纯洁的兄妺情,被戏称为“八兄妺”。有时周末大家一起出去野炊,玩得非常尽兴,以至于有时累得在马路上就睡着了。那时候食堂没有饭卡,只有饭票,四个女生的饭票有时候吃不完,就去接济四个男生……那时建立的纯洁友谊,弥足珍贵,让人一生难忘。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时光容易把人抛,如今,虽然大家已散居各方,但他们依然保持着联系,心心相通,只要谁出差路过其中某个人居住的城市,必定要相聚一次,喝几杯酒,叙一叙旧。如果其中有人需要帮忙,其他人一定会尽心尽力去做,比做自己的事还要上心。

直挂云帆济沧海

刘应捷是从农村里走出来的,那时家里十分困难,哥哥念中专,他念大学,那时大学还是免费的,但家里少了两个劳动力,经济状况非常不好。他出生的年代,已经远离了战争,远离了建国后经济最困难的时期,但他常常还有饿得发慌的时候,至现在读到一些反映艰难生活的文章,他都觉得很熟悉,仿佛那里面的人物就是他自己。

研究生毕业后,他孤身一人去长沙找工作,举目无亲,他便从区一级的政府部门、企业开始,一级一级去询问是否需要毕业生,开始还有些拉不下面子,慢慢地习以为常了,几次碰壁之后,他变得更加沉稳。后来到了《文化时报》社,也许是他的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动了总编。在听了他几分钟简短的自我介绍之后,总编当场拍板录用他,此时他的研究生毕业论文还没有开始撰写,总编告诉他没关系,尽可以放心去做自己的事情,这让他如释重负。第二天,总编忽然打电话交待他说有一个小小的任务,让他写一篇本报评论员文章,第二天下午交过去。这个任务分量可不小,老总分明是在考验他。放下电话,他便开始架构,组织材料,饭也顾不上吃,赶在了第二天中午交了过去。这篇稿子无论是结构的严谨性、语言的逻辑性,还是从文字的深度来说,都是无懈可击的,没改一字便见报了,从此他开始了自己的记者生涯。

那时候报社规模很小,人手也十分缺乏,一个记者常常身兼数职,采编合一。在报社,他干过采访、编辑、校对等工作……办报纸的所有流程,他都十分熟悉了,这段经历大大锻炼了他的文字组织能力、辩证思维能力,也养成了他认真谨慎的习惯,正是这些基本的素质让他获益匪浅,使现在的工作做得更加得心应手,能胜任一些别人无法胜任的工作。

担任记者时,经常要出外采访,早出晚归是很平常的事。那时候他是报社最勤奋、最刻苦的人之一,没日没夜地干,有时晚上赶稿子到深夜,一大早又得爬起来上班。同事们都开玩笑说:“如果要和谁过不去,那就让他来报社做记者吧。”事实上,后来从《文化时报》社走出去的人,个个都能独当一面。

2000年湖南省文化厅实行公开竞争上岗,他走上了办公室副主任兼后勤服务中心副主任的岗位,工作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让他感到欣慰的是,他的工作至今都是别人无法替代的。做办公室工作,需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政治修养,办公室是“参谋部”,承担着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重要职责,办公室又是“后勤部”,对机关运转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可以说,在办公室工作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长年做着默默无闻的工作,既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求真务实、顽强拼搏的精神,又要有任劳任怨、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以及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品格,在能力上要求既是“专家”,又是“杂家”。以前在《文化时报》社,他是最累的,现在他依然从事着最累的工作,也正是这种“累”,锻炼了他的能力,才有了今天工作上的收获,也得到了别人对他的认可。正是曾经吃过这样的苦,才使刘应捷在以后的生活中面对种种挫折时都能泰然处之,他说他希望在自己退休之后能够撰写一部回忆录,送给他的孩子。

一弦一柱思华年

1988年本科毕业后,刘应捷曾在中南民族学院附中执教三年,担任政治老师,因为教学方法新颖,课堂形式不拘一格颇受学生爱戴,和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考取研究生后,在同事、学生为他举行的欢送会上,他流下了真挚的泪水。此后的十多年,是高校发展的黄金时期,虽然其间他也有机会可以重新回高校工作--那里有他的记忆和眷恋,同时高校的工作也更加平稳和有保障,也许那样他的人生将会是另外一条轨迹,但因为种种原因,他没有再回去过。

参加工作后,有一次他出差路过武汉,到达宾馆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求老友带他回母校看看,那种迫不急待的心情,仿佛是母亲在召唤儿子般。故地重游,物是人非,他感慨颇多,对于母校的变化,他感到由衷的高兴。由于工作的关系,他对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分关注,当时全国都在掀起一股学习洪战辉精神的高潮。当他了解到洪战辉的事迹时,他被这位自强不息的大学生深深地感动了,他说:“我们的大学生需要这种自强自立、永不在困难面前低头的精神,也需要感恩和被感动。”年近不惑的他,依然拥有这样一颗善良感恩的心。留住感恩,才能留住永远的激情,岁月能使人的皮肤起皱,却不能抑制人的灵魂起舞。

回忆当时的选择,他虽然为未能成为一名高校老师而感到深深的遗憾,但他一直从事的是与文化事业相关的行业。他说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陶冶,文化事业带给人的物质利益是微小的,但工作长了,便会乐在其中,对它产生一种眷恋。

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刘应捷说大学时代是人生中的黄金时期,他也是在这个阶段培养出刻苦钻研、不怕吃苦的精神的,这些素质让他受益终生。

大学里两位老师对他的影响最大:一位是吴泽霖教授,吴老一生兢兢业业,为人师表,培养出了大量优秀的人才。在吴老90华诞时,刘应捷和几位同学一起前去庆贺。看到自己的得意门生,当时吴老十分高兴,说自己没有什么东西相赠,就送一句话吧――做任何事情,抱最大的希望,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尽管这么多年过去了,恩师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恩师的谆谆教诲也时刻铭记在心,正是这些教诲,让他在艰难的时候没有绝望,在悲观的时候没有放弃。另一位对他影响很大的老师是他的研究生导师,这位导师曾经对他说过:“做人要多看别人优点,少找别人缺点。”短短数十字,浓缩了导师的人生感悟。转眼十多年过去了,这句话他至今仍记忆犹新,并且时时刻刻按这个准则来要求自己。刘应捷说,无论是在单位还是在家庭,都要靠自己去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现在,当遇到一些别人忍不住要拍案而起的事情时,他往往能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以一种宽容的心胸去包容,那是岁月赋予一个有心人的厚重。

当被问及他能否给母校的学弟学妹们留下几句话时,他谦虚地笑了笑说:“老师送给我的这几话让我受益终生,让我一辈子也无法逾越,我就将这几句话转赠给他们吧。”

Copyright©  2012-2014  威尼斯wns8885556校友会
技术支持:创明工作室    邮箱:techsupport@mindainf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