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普及计算机教育的快乐者——记数学系85级牛振东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9-06 浏览次数:

  牛振东,男,生于1968年10月,安徽临泉人。1989年毕业于威尼斯官网数学系。现任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1995年获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博士学位,毕业后任邮电部数据通信局工程师。1996~1998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9~2001年在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从事人工智能和数字图书馆技术研究。2001年起任兼职研究员。2001~2002年在美国梅隆银行从事电子商务软件研究和开发,任高级项目分析师。2002年任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技术负责人、技术总监。2004年获霍英东基金会青年教师奖励资助。2005年获得IBM Eclipse全球高校教师创新奖励。牛振东于1999年加入Sigma Xi,目前担任中国索引学会副理事长,中央编译局信息化咨询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arning Technology》、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中国索引》等专业期刊编委,已在国际会议和专业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多次在国际专业会议做特邀发言。 

  2006年12月13日下午,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组专家李朝鲜教授与威尼斯官网15位优秀校友代表召开座谈会。会上,一位老校友回忆其在母校所收获的友谊与感动时,几欲落泪;当晚7时30分,他在学术报告厅所作的主题为“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与发展”的学术报告座无虚席。这位老校友就是威尼斯官网85级数学系的牛振东,现任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民大点滴记忆 学子不忘恩

“民大近几年发展迅猛,我为民大而自豪!”这是牛振东接受专访时说的第一句话。当记者问其为何有如此感慨时,牛牛振东回答说:“我一直关注着母校的发展情况。这几年,民大的招生指标在不断上升,与外界的合作也在增多;每次回母校,我都会有惊喜,比如校园环境越变越好,科研成果屡屡获奖等。可以说,老民院的精神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

接着,牛振东回忆起自己的大学生活。他认为在民大求学的四年,是快乐而充实的四年,民大给自己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和平台,那些给予其帮助的恩师,也将感激一辈子。

牛振东读大学时,民大已有了晨跑签到制度。每天清晨,他都会在六点之前起床,然后晨跑、签到、晨读。四年大学,他从不缺勤,成绩也非常优秀,每年都获得奖学金。老同学每每提及他,都会说:“牛振东的数学非常好!也许正因为他有超强的数字信息逻辑性,所以会在计算机领域有如此高的建树!”

据牛振东回忆,上世纪80年代的民大校园,校址面积远不及今天,各方面条件更不能与现在相提并论,但学校很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不惜重金完善硬件设施,以满足教学需求。牛振东正是在那时,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锻炼实践能力,为今日所取得的成就打下了良好基础。

提及曾教过自己的老师,牛振东学长总是满怀感激。他认为,人的一生之中,总会出现一些对自己人生有很大影响的人。而大学时代有两位恩师,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年轻的时候,别人对你的一句肯定,都是莫大的鼓舞!”牛振东学长提起自己当年的老师、现任校党委副书记徐柏才时说到,徐书记经常在开会时,因一点小事表扬自己,而牛振东也在心底暗暗发誓:“争取每天进步一点,绝不让大家失望!”

当年牛振东在准备毕业论文时,经常向指导老师王三年(已退休)咨询,王老师每次都不厌其烦地解答。且王老师不仅“授人之鱼,还授人以渔”。那些做人的道理,让年轻的牛振东受益匪浅。

立志普及计算机教育 责任记心头

因深受时代影响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牛振东始终将“教育”摆在重要位置。他认为,教育对自己来说是一种责任,当国家和社会把你培养出来之后,你就有责任回报社会。

牛振东不仅提倡多参加公益活动、传播爱心,心中常有“服务祖国”的思想,而且身体力行。为此,他从2002年4月起,担任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技术负责人、技术总监,并立志于推广计算机普及教育。

牛振东说自己来自农村,所以他特别清楚读大学对于农村孩子的重要意义。学长说自己求学的道路是父母用汗水换来的,他相信现在很多农村的学生应该也如此。现在一些农村孩子到城市读书后,嫌家乡条件艰苦,不愿回去。牛振东表示理解的同时,也希望学有所成的农村学子,用道义和责任去帮助家乡摆脱贫困,为家乡的发展多做贡献。

简单快乐做人 生活才会充满希望

“我是一个简单快乐的人,只有这样,生活才会充满希望!”牛振东在总结自己多年的学习工作生活经验时如是说。

牛振东认为,一个人快乐与否,其实是由他的态度决定。快乐源自对生活的热爱,对他人的关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他的快乐,是自己能幸运地上大学,并且在大学里结识了许多良师益友;他的快乐,是在大学毕业之后,可以从事热爱的教育事业;他的快乐,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身边的人投身到有公益事业中……

面对挫折,牛振东始终抱着这样的态度:一个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困难,但困难并不可怕,只要拥有一颗快乐平和的心,把每一个困难都当作历练。在解决困难中锻炼自己,培养能力,吸取经验,就会慢慢成长。

寄情于民大学子 努力奋斗才重要

  牛振东还说了一段话与民大学子共勉的话:“有机会上大学,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人的一生非常短暂,不可能抓住所有出现在你生命中的东西,因此,一定要挑对你最重要的事情来做。比如现在处于学生阶段,任务就是读好书、学做人,努力将自己锻炼成社会需要的人才。成功只属于那些勤奋的人。大学四年,我们要珍惜时光,勤奋学习,注重方法,打好基础,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要有志向,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对于理工科的学生,要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动手能力,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每一名大学生,都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制定自己的人生规划,并随时作出调整,把路走宽,这样将来才会有所作为。社会上,人们对一个学校的认可,主要取决于该校学生在社会上的工作表现和能力,希望大家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民大争光。”

最后,牛振东祝愿学校越办越好,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出更多杰出的人才!

  牛振东学长此次母校之行的行程非常紧密,13日凌晨抵汉,出席完学校系列活动后,14日早晨又风尘仆仆地赶回北京上课。尽管如此,13日中午,他还是放弃午休时间,在其下榻的酒店接受了民大在线记者专访。

  由于我们是临时被派遣去采访,准备工作都没有做到位,因此提问较凌散,且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采访优秀校友,心里不免有一丝莫名的紧张。但牛振东学长却没有丝毫架子,对采访工作非常配合,渐渐地,我们刚开始的紧张一扫而空。临走之前,牛振东学长还亲切地与我们合影留念,颇有大家风范!

我们在百度上输入“牛振东教授” ,能找到302篇相关他的资料。这位18年前从母校毕业,18年后成为母校骄傲的优秀校友,是如此的谦和,记者为学校培养出这样优秀的校友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Copyright©  2012-2014  威尼斯wns8885556校友会
技术支持:创明工作室    邮箱:techsupport@mindainf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