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世学,男,土家族,湖北来凤县人。1987年7月从威尼斯官网历史系毕业分配到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工作至今,现任文博研究馆员。从事文物工作20年,主持三峡库区和清江流域的考古发掘项目20余个,完成发掘面积近20000平方米,发掘古墓葬100余座,出土各类文物500余件。多次被恩施州评为优秀党员和先进工作者。出版学术专著《鄂西古建筑文化研究》,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发行,该书荣获2004~2005年度恩施自治州民族研究著作奖。发表的学术论文有《从濮、巴文化的融合看土家族的族源》、《三峡考古与土家族起源文化研究》、《巴东沿渡河古墓葬发现的腰坑葬俗及其研究》、《清江流域的远古文化与巴文化考辩》、《论早期巴文化的代表性器物—陶釜》、《土家族地区窖藏青铜器的分类与探讨》等50余篇,发表的考古简报有《2003巴东故县坪遗址发掘简报》、《湖北巴东将军滩墓地发掘简报》、《巴东炮台子墓地发掘简报》、《巴东链子溪遗址发掘简报》、《巴东九红岩化石点发掘简报》、《巴东高桅子遗址发掘简报》、《巴东张家坟墓群发掘简报》、《巴东万人坑墓群发掘简报》等20 余篇。
就业:误入考古深处
朱世学出生于湖北来凤县三胡区的一个偏僻小山村,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土家族农民,他是该县当年唯一一个从三胡高中(区乡中学)考入大学的学生,带着父母的重托和父老乡亲的厚望踏入了大学校园,并在校加入了党组织。
在大学的四年里,历史选择了朱世学,朱世学也选择了历史。历史专业是一个极需要睿智和耐性的一门专业,它不像中文那么浪漫,充满诗情画意,也不像政治那样务实,关心国家大事。朱世学一直抱着一种从容的心态和宽厚的学习态度对待自己所学的专业。
1987年7月从中南民族学院毕业后,朱世学接到通知赶往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当时,朱世学对自己的工作还未定位好,等自己赶到博物馆时才知道。朱世学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靠近那么多只能在书上看到的文物,它们是土家族历史文化的精华,都具有无法取代、不可再造的特性。使他真正认识到文博事业是造福于子孙后代,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社会公益事业。
于是,朱世学决定留下来,留在博物馆。由于朱世学本身是历史专业毕业的,历史学与考古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田野考古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朱世学经过几年的认真学习和实地摸索。终于由一名普通的考古工作人员,逐步成长为独挡一面的项目主持人,深得单位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信任。
考古是一份将生命交给历史的工作,没有坚强的意志和专业的知识是无法进行下去的行业。朱世学的选择开启了他生命的旅途。他开始了考古的人生旅途,这个旅途中他将展现最完美的自己,证明历史没有选错他!
工作:能吃得苦中苦
考古学是运用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历史的一门科学,它容不得半点虚假,需要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近10年来,在三峡库区地下文物抢救性的发掘当中,除了朱世学率领的这支考古队伍以外,还有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20多家科研院所组织的考古队伍,上级主管部门对各项目承担单位的监督、检查极为严格。朱世学本着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的工作态度,逐步赢得了上级主管部门的信任和支持。他们所承担的发掘项目逐年由小变大,所带领的考古队伍也逐步由弱变强,仅2007年所承担的考古发掘面积就达到2000平方米,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
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朱世学所主持的每一个项目都是心志和筋骨极苦所换来的。有时,为了一个项目寝食难安,经常三四个月呆在考古现场。
文物调查和发掘工作,均是野外作业,因此,对于考古工作之艰辛,朱世学深有体会,他用一句激励自己的话,叫做“要考古,得吃苦”。作为考古队员,通常是头戴一顶草帽,脚穿一双解放鞋,右手拿手铲,左手提着陶片袋,因此,当地个别老百姓戏称他们是“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原来是考古钻探的”。朱世学总结要学考古,必须有“五得”:
一、要走得。考古调查和发掘靠的是步行,峡江地区往往上坡下坎、坡陡路滑,按照当地老百姓的说法,叫做“望见屋,走得哭”,还有的称“下河快如电,上山像拉纤,山上喊得应,见面要半天”。因此,体态不宜太臃肿,像他这样的虽看起来有点弱不经风,但走起路来行为敏捷,这叫做“胖有胖的优势,瘦有瘦的好处”。
二、要晒得。田野调查和发掘均是在野外进行,尤其在三峡库区,夏日炎炎,酷暑难耐,因此,能否经得住高温考验,是考古队员必须挺过的难关,凡长期从事田野工作的人,无论男女,其肤色黝黑,有如埋藏数千年的青铜器一般。
三、要饿得。田野调查,往往居无定所,所到之处大多偏僻荒凉,因此,吃饭无法定时,有时清早一碗面条后必须坚持到天黑才能吃上饭,所以象他那样长期从事田野工作的人,大多有胃病。
四、要忍得。考古发掘,因涉及到青苗补偿和回填,免不了要同当地村民打交道,在交涉的过程中要做大量的说服和协调工作。因此,对当地个别村民不当的言辞要学会忍让,既要处理好同当地村民的关系,同时又要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确保考古发掘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要闲得。长期从事野外工作,远离妻子儿女,要学会耐得住寂寞,不能有任何越轨行为,必须强调单位形象和个人素质。
以上是朱世学通过长期的田野工作实践总结出来的五点,作为项目负责人,他必须身体力行,才能要求别人。
田野考古除了要应对恶劣的气候条件和生活环境外,有时甚至遭遇到生命安全的威胁。朱世学说:“最让人担心的是有时在进行探方或墓葬发掘时,可能会遭遇到一些塌方,目前还没有什么好办法能避免和应对,只能在发掘时安排专人负责巡视,遇到危险及时通知工作人员及民工迅速撤离现场。”生命诚可贵!但对于朱世学而言,他对工作的那份执着和热情远远胜于他的生命,因为,考古就是他的生命!朱世学认为,田野考古是一项充满艰辛同时又有无限乐趣的事业,当发现一处古代遗址、墓葬或出土一件精美器物时,其兴奋与愉悦之情无法用言语表达。正是这种兴奋与愉悦之情,激励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考古事业当中。
考古:收获累累硕果
这些年来,朱世学一直坚持战斗在田野考古第一线,足迹遍及峡江两岸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正是凭着自己积极的工作态度和扎实严谨的工作作风,赢得了上级主管部门的信任和支持。到目前为止,共支持完成三峡库区和清江流域的考古发掘项目20余个,完成发掘面积近两万平方米,发现古墓葬100余座,出土陶器、铜器、铁器、瓷器等各类文物标本500余件,为研究三峡地区和鄂西南地区的古代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同时,利用自己在大学所学的历史学与民族学理论,与三峡田野考古实践相结合,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发表考古发掘简报20余篇,并有多篇论文获奖。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由于朱世学在三峡文物保护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成绩,2004年被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人事厅联合表彰为“三峡文物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并多次被恩施州直宣传系统和文体系统评为优秀党员和先进工作者。但朱世学认为,荣誉只能象征过去,不能代表现在,更不能预示将来。他说:“作为一名文博工作者,我们从事的是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抢救与保护工作,在全球商业化与现代化的强大冲击下,我们肩负的任务十分繁重,只有本着求真务实、默默奉献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完成好本职工作,才能无愧于子孙后代,也才能真正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谈到今后的打算,朱世学是这样想的,三峡库区地下文物的考古发掘工作已接近尾声,一方面是希望能够争取到汉水流域南水北调工程的考古发掘项目。另一方面是希望利用多年来在三峡一线工作的实践经验和考古珍贵材料,采用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作一些有关巴文化方面的研究工作,拟在不久的将来出版《巴文化考古发现与探索》一书。同时,作为湖北民族学院民族学的兼职研究生导师,他希望今后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少数民族的优秀人才。
虽然朱世学经常在外面工作,但还是不忘回母校看看,每次回母校都觉得母校的校园变漂亮了,环境更好了。这一次历史系83级校友聚会,他也趁着同学们聚会赶回母校来,还带着上初中的儿子,他想让自己的孩子感受一下大学校园的氛围,希望能给孩子一些大学的憧憬,也希望他将来能考入母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