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苏文,男,壮族,广西武鸣人,1963年2月生,中共党员。1986年7月毕业于威尼斯官网中文系,1997年在广西师范大学攻读哲学硕士研究生。现任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研究员。系中国民间文艺协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广西作家协会会员。自1986年起,参与全国艺术科学重点研究项目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编辑工作,先后荣获1991年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办等单位授予“中国民间文学集成编纂先进工作者”、1997年11月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颁发文艺集成志书优秀编辑一等奖。1998年12月获广西首届中青年“德艺双馨”荣誉称号,1999年3月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德艺双馨”会员称号,同年5月获中国文联“优秀青年文艺家”称号。先后出版有《壮族女性与文化》、《壮族悲文化》、《广西民间文学》、《民间故事心理学》及《红水河文化与移民》等专著,合著、主编、合编、责编的作品达42部。创立现代诗词馆。2001年,争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到广西进行民歌抢救活动,促进了广西民族民间文化的抢救工作。
走进韦苏文的办公室,浓厚的文人气息扑面而来。近门右侧的墙上挂着“器范自然”四个大字,室内的摆设也正如这四字所述:现代化的办公桌上传统文具——笔、墨、纸、砚一应俱全;庞大的立地书柜里放满了民族研究文献;书柜旁的一株紫罗兰为静谧的房间平添了不少生趣;待客沙发前摆着一整套茶具,在浓郁的茶香中,我们开始了本次采访。
求知若渴南湖畔 民族诗情始萌发
提起母校,韦苏文感慨万千:历经二十载,母校已是今非昔比,他曾于2001年和2006年两次回校,亲眼目睹了母校翻天覆地的变化。1981年,韦苏文进入中南民族学院预科部学习,他入学之际,恰逢威尼斯官网恢复重建之时。当时的校园十分简陋,只有一栋教学兼宿舍的楼房和一间食堂,同学们都过着相对清贫的生活。但是,清贫并没有减弱韦苏文的求学热情,相反,他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自入学之日起便下定决心要学到知识,用他的话说就是“没有什么非分之想,从头到尾只想认真读书”。然而,在刚迈进大学的时候,由于学习成绩不及来自北方的和城里的同学,使得来自农村的他内心深处产生了深深的自卑感。在自卑的同时他也立下了发奋进取的决心,经过一年时间的刻苦钻研,终于赶上并超过了班里大部分同学。大学期间,韦苏文在学习成绩等各方面表现出色,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他是班上唯一一名非学生干部党员,也是那一届广西学生中唯一的党员。
出于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大学期间,韦苏文长期在校报编辑部担任学生记者,发表了不少文章,还在《广西民族研究》杂志发表了论文《清新秀丽之美——陆地小说〈瀑布〉中的民歌》,这是当时整个年级中唯一一篇在社会上发表的论文。这篇论文发表后,他对民间文化的热情在学生时代萌发了,成为他今后从事研究与创作的动力源泉。
跋山涉水行壮乡 硕果频结“山花”开
毕业后,韦苏文被直接分配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民间文艺家协会工作,从事民间文艺的搜集整理与研究。1986年底,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工作组成员到离首府南宁六七百公里的富川瑶族自治县开展扶贫工作,在那里,韦苏文开始接触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和实物,尔后,他用了十年的时间走遍了广西八十几个县市,壮村瑶寨,侗家苗岭,京族三岛,彝家水乡,毛南山村,仡佬山乡等都留下了他跋涉的足迹。壮族三月三歌圩、瑶族“盘王节”和“祝著节”、侗族的行歌坐月、苗族的跳多耶、侗苗的姑娘节、彝族的抹黑脸、毛南族的碰蛋、仫佬族的走坡、水族的端节、京族的“哈节”等这些民族文化的传承场经常见到他的身影,为他日后从事民间文艺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参加工作起,韦苏文就开始接触国家艺术社会科学项目《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广西卷》的编纂工作,后因扶贫工作暂时中断,1988年扶贫工作完成后他又重新投入到这个项目中来。在这项工作中,他先后担任《中国歌谣集成·广西卷》编辑、《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广西卷》编委和责任编辑、《中国谚语集成·广西卷》副主编,参与负责全国科研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中壮族、瑶族、仫佬族、毛南族、京族等五部书的编纂工作,组织编辑出版了《广西民间文学作品精选系列丛书》等一系列著作,并分别任编辑、副主编、主编。
大量的采风积累和编纂工作中接触到的大量少数民族文献给了韦苏文灵感,在参与《中国民间文学集成》编写工作的同时,他开始有意识地进行专著创作,对象是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除了发表论文外,他的第一部学术专著《壮族女性与文化》于1993年诞生。该书的出版,让韦苏文完全走上了广西民间文艺研究的道路,1993年~1996年间,他连续出版了三本书,除《壮族女性与文化》外,另外两本是《壮族悲文化》和《广西民间文学》,其中《壮族悲文化》于2001年9月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优秀奖。1995年6月,韦苏文当选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1997年考入广西师范大学进行在职研究生学习,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专业。毕业后仍回广西区文联民协工作,但两年研究生学习改变了他研究民间文化的切入点和方法,他开始用哲学的观点来研究民间文化的有关事项。后来在2003年出版的《民间故事心理学》和《红水河文化与移民》两部专著都充分体现了韦苏文的哲学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民间故事心理学》还获得了第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第二届学术著作二等奖。这些专著被学术界认为是我国民间文艺理论研究方面的新突破。
1999年,韦苏文以突出的业绩当选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时年36岁,是全国民协系统中最年轻的主席。
2005年12月底,韦苏文被派往崇左市挂任江州区委常委、副区长,在崇左工作的时间里,他开始了新的研究课题:如何发展和谐文化,如何营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文化。
2005年韦苏文被评为研究员——广西文联机关中唯一一位在职的研究员。
2006年,韦苏文当选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是中国民协系统中最年轻的副主席,也是中国文联系统中最年轻的副主席之一。
承传文艺扬四海 八桂风情耀九州
广西是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灵山秀水养育着各民族同胞,更孕育了风情各异的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广西民协工作的主持者,韦苏文开展了诸多颇具影响力的活动。为了广泛深入地发动群众挖掘广西民族民间文化,他先后组织召开了广西民间文艺跨世纪发展战略研讨会、中越诗联文化研讨会、广西白裤瑶民族风情研讨会等;举办全国名家诗词楹联书法展,创立现代诗词馆;组织全国各地有关文艺工作者参加中越风情大采风、广西东巴凤革命老区和广西百色革命老区民族风情采风活动,提出“民族民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等独到见解,用以指导协会工作,并亲自参与相关旅游项目的创立与开发,其中比较成功的项目有 “广西楹联第一村——灵山大芦村”,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加强国内外民族民间文化交流,开阔眼界,博采众长,不断拓展民间文艺事业的新思路 ,2000年以来,在韦苏文的组织下,广西民协连续与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联合举办了四次“中越诗词楹联文化交流及考察活动”。2001年他组织会员赴港澳进行民俗文化交流考察,2002年4月派员参加在香港举行的“世界华文文学专题研讨会”。2002年8月初,韦苏文参加了中国民协组织的“雪域行”活动,对西藏的民族文化进行采风考察和借鉴。8月下旬,他组织80多位民族民间文化工作者、专家到云南参观学习,对当地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历史变迁、名胜古迹进行采风考察,并就如何发展民族民间文化事业等问题与云南的同行进行了座谈交流。11月,韦苏文邀请部分省市民协的领导、专家到广西来参观指导,共同欢庆民歌节。这些交流活动,拓宽了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视野,使广西民协对开发民族民间文化产业有了更多创新的思路,增强了对广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事业繁荣与发展的信心。
广西是山歌之乡,各民族喜于用歌舞来展现本族历史与风俗。韦苏文深深了解这个特点,于是组织起广西相关的民间艺术表演队伍,把广西的民风民情以歌舞的形式搬上舞台,并展现在全国观众面前,将广西的山水民情介绍给全中国。他曾率表演队到浙江、江苏、北京、广东、河北、湖北、山西等地进行艺术表演,好评如潮。在率队巡回表演的同时,他还不忘挖掘民间表演艺术资源,使之成为民族文化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1999年,广西民协组织南宁龙狮队挖掘整理“夜光龙”、“香火龙”的传统表演艺术,12月20日赴京参加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全国舞龙大赛暨庆祝澳门回归盛典表演,以独特的艺术表演赢得了广泛赞誉,荣获银奖。2000年,广西民协组织指导贺州民族艺术表演团,对板鞋竞技这一优秀民间表演艺术进行挖掘整理,把板鞋竞技与壮族婚俗结合在一起,编成民间广场舞蹈《板鞋抢亲》,参加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的全国首届民间广场舞蹈表演大赛,一举夺魁,荣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实现了广西在全国民间文艺最高奖零的突破。2001年又组织南丹白裤瑶鼓乐队和贺州鼓神表演队赴北京参加“长城杯”中华鼓舞大赛,荣获银奖,再铸广西古老铜鼓艺术的新辉煌。这些民间表演艺术与广西当地旅游业结合起来,已经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文化资产。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开展了“保护中国民间文化遗产项目行动计划”,该项活动只在广西、青海、甘肃进行。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承担了该项目的有关工作,韦苏文选择了独具广西特色的民歌这一非物质文化作为参与联合国计划的重点,并担任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委员会委员。经过多方努力,广西民协取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中国民间文化遗产项目行动计划”民歌考察组到广西考察采录的机会。该组织于2002年3、4月份及2003年1月份两次对广西民歌之乡——三江、巴马、南丹、田东、田阳等县进行考察、采录,并将录制结果编辑处理,以歌集和光碟等立体性资料形式配上中英文双语出版。同时借此机会,广西民协与广西文联影视制作中心联合拍摄了长达四十多小时的纪实资料片,又与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东方家园”节目组联合拍摄了4个专题片《山地童话》,有利地促进了广西民族民间文化的抢救工作,为打造广西民族民间文艺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骆驼蜂下立词馆 漓江两岸飘墨香
“明月照昆山,沧桑秦汉关。古敦皇,大漠孤烟。丝路驼铃多少梦,都寄予,众英贤。转战大西川,天山开雪莲。戈壁滩,果累花开。西气东输南北水,边陲固,喜团团。”
这首《唐多令·西部大开发畅想》悬挂于广西现代诗词馆内,抒发了一位退休老同志对“西部大开发”这一世纪工程的赞叹与畅想。
现代诗词馆,是广西民协与北京有关单位于2002年1月联合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城创办的作为收藏、展览、展销诗词、楹联、书画等民族文化的基地。提到现代诗词馆的创立过程,韦苏文禁不住得意地告诉记者,该馆的创建不需要政府花费一分一厘,经费完全自筹。当问到为何要建立这样一个特别的馆社时,韦苏文反问道:“为什么不呢?广西的灵山秀水给人灵感,许多离退休的老同志都在写诗作词挥洒才情,这么好的资源为什么不利用?这么优秀的作品为什么不展现?”的确,当今许多有一定文学修养的离退休老同志赋闲在家,他们常常提笔写诗作词,或抒发对祖国山河的赞美,或畅想经济建设的辉煌,现代诗词馆把这些老同志的诗词楹联书画作品集中起来,为他们展示才华、交流心得提供了平台。这些老同志来自全国各地,他们也非常乐意将自己的作品无偿赠予现代诗词馆。现代诗词馆分别于2002年9月、11月举办了两次诗、词、联研讨会及诗、词、联书画艺术展,先后有一万多人参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该馆一年的租金及有关费用两万多元,现已基本做到独立运转,收支平衡,发展前景相当广阔。
采访在清茶的余香中结束。侃侃而谈的韦苏文不带一丝官腔,完全一个和蔼学长的风范,也没有丝毫文人的酸腐,尽显壮家人的豪爽。读他的书,字里行间透出淳朴的民风;听他的故事,让人不得不感叹“年轻有为”。他是艺术资源的挖掘者,把璀璨的壮乡歌舞呈现给世人;他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将少数民族文化播撒向四海;他是民间文艺的领路人,不断拓展民间文艺事业的新思路。他真正做到了从民族地区来,到民族地区去,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播下希望的种子,撒下辛勤的汗水,耕耘劳作,收获理想的果实。我们需要更多像韦苏文这样的人,共同缔造民族文化万紫千红的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