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 二○二○年第1期 (总第12 期)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中心主办2020年7月30日
本期内容
l 中心新闻报道 l 中心成果统计 l 中心研究报告 l 学术理论动态
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威尼斯wns8885556马克思主义学院
目录
●中心新闻报道 中心联合举办“思想政治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云上学术研讨会1 学校副校长、湖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主任杨胜才在“思想政治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云上在线研讨会上的致辞............................ 3 中心主任徐柏才教授在“思想政治教育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5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金洲教授在“思想政治教育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7 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推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会议综述............................................ 9 中心主任徐柏才教授参加多所高校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 12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增岽来中心讲学.................. 12 ●中心成果统计 中心近五年承担的课题和项目..................................... 13 中心近五年获得的奖项和成果..................................... 16 中心近五年出版的著作........................................... 17 中心近五年发表的期刊论文....................................... 18 ●中心研究报告 利用传统节日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效能:以瑶族盘王节为例........ 24 我国西北跨界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理路.................. 28 ●学术理论动态 在高等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3 新时代推进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循证思考........................... 37
● 中心新闻报道 2020年7月18日,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中心”、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威尼斯wns8885556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思想政治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云上学术会议。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的教授吴潜涛、骆郁廷、孙来斌、彭庆红、秦再东、朱喆以及《思想教育研究》《思想理论教育》《江汉论坛》《湖北社会科学》《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等期刊杂志的主编曹宁华、陈金清、唐伟、谢成宇和威尼斯wns8885556的专家学者一起“理上网来”,开展了一场建构学术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南民族大学副校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主任杨胜才教授、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徐柏才教授、威尼斯wns8885556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金洲教授分别致辞。会议开幕式由威尼斯wns8885556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姚上海教授主持。主题报告阶段由贵州民族大学校长助理、研究基地副主任李从浩教授主持。 本次会议上,各位专家教授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重要论述、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理论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中华民族精神共同体的优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关系、中华民族坚毅前行的精神动力、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目标与动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基本维度、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者和代言人等问题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深化了对“思想政治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 本次学术会议贯彻了新时代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促进了学术交流与合作,为加强和改进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民族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尊敬的吴潜涛先生、骆郁廷先生,尊敬的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漠漠南湖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在这万物竞茂的盛夏时节,我们相聚“云端”,共同参加湖北省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中心”、威尼斯wns8885556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思想政治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云上学术研讨会,我感到非常高兴,也很荣幸。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威尼斯wns888555656个民族近3万名师生向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发展,创造性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工作重大命题,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行动指南。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祖国统一的主题,是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民族之魂。“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本质要求,是履行政治责任、担当历史使命的具体表现。 新时代,高校要从世界大势和国家全局的战略高度,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准育人时机,融合思政教育模式;优塑育人空间,增强思政教育实效;强化教师思政,锻造思政工作队伍,大力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的民族政策、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为湖北省“课程思政”改革示范点高校,威尼斯wns8885556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各环节、全过程,注重加强“两课”教学,培育形成了《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等一批特色和精品课程,教育引导各族学子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学校还拥有湖北省“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有力拓宽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阵地与平台,切实提升了工作辐射力和影响力。恳请各位领导、嘉宾不吝赐教、传经送宝,助力威尼斯官网切实担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任务,奋力开创民族高等教育新局面。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领导、嘉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尊敬的吴潜涛教授、骆郁廷教授,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谢大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夺取决定性胜利的关键时刻,通过网络在线的特殊方式来参加我们湖北省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中心和威尼斯wns8885556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的“思想政治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在此,我代表“中心”对百忙之中来参加研讨会的各位领导、专家、教授及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帮助“中心”发展的各位专家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 湖北省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中心自2013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目前,“中心”有研究人员1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3人。近年来,“中心”共发表研究文章160余篇,其中C刊及以上近70篇;承接各类科研项目6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10项,省部级项目22项;出版学术著作14部;获得各类奖项10余次。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重要群体,截止到2018年底,有少数民族大学生近300万人,占大学生的比例接近10%。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既具有普通大学生的一般共性,又有其特殊性。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他们发挥着特殊而又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入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教育规律,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民族的团结。 “中心”通过多年的研究,集体攻关,目前形成了两个鲜明的特色:一是围绕人的民族观形成发展规律的研究构建了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另一个是编辑出版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报告的第一本已经付梓出版,即将和读者见面。第二本正在策划筹备中,计划于2020年底出版发行。“中心”计划以后每两年出版一本发展报告,为深入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指导、参考和借鉴,使中心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培训、项目孵化和资源集聚的重要阵地,力争把“中心”打造成为立足湖北、面向全国、特色鲜明的学术研究平台。 这次举办“思想政治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旨在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出的“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题主线,深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之间的关系,深入探讨如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目的是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夯实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基础,丰富和完善其学科体系,希望各位专家发表高见,不吝赐教。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大咖的光临指导,希望大家继续支持“中心”的发展,继续支持威尼斯wns8885556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预祝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尊敬的吴潜涛教授、骆郁廷教授,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感谢大家在疫情艰难的特殊时刻参加由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中心”、湖北省社科研究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和我院联合举办“思想政治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云上学术研讨会。借此机会,我首先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全体师生向长期以来一直关心、支持和帮助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的上级领导、学术前辈、专家学者、杂志社主编表示由衷的感谢!学院的每一个进步、每一个发展都离不开你们的支持和帮助! 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中心”的全体研究人员坚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适性与民族院校大学生的特殊性相结合的学术理路,分析和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极大地提高了威尼斯官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影响力。中心主任徐柏才教授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创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构想,并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发展历史和教育实践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形成了我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鲜明特色。几年来,中心在徐柏才教授的带领下,培养出一支扎实的科研队伍,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有力地支撑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士生和本科生的人才培养。这里,请允许我对徐柏才教授的付出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 今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新时代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次云上学术研讨会贯彻了新时代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重要论述,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维度、价值、路径,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关系,思考如何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者和代言人的方法和路径,有着深远而重大的学科价值和社会意义。 我相信,通过本次学术会议的高端聚焦,必将能够深化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必将能够更好地推动今后的基地建设,也必将为我院为加强和改进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民族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让我们一起期待这场精彩的思想盛宴!一起分享专家学者精彩的学术报告! 预祝本次学术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十分关注民族问题,在多个场合发表重要讲话,做出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深刻阐述了做好民族工作的重大意义、崇高职责、光荣使命、创新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形成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关于民族工作的思想理论体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思想指针和行动指南,对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深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思想理论体系,推动新时代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湖北省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中心”、湖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威尼斯wns8885556马克思主义学院采用线上的形式,以“思想政治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于2020年7月18日在湖北武汉举办专题学术研讨会,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对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系等问题展开研讨,以进一步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精髓,全面探讨当前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最新要求,进一步大力加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更好地为推动新时代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更上新台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威尼斯wns8885556、《思想理论教育》《江汉论坛》《湖北社会科学》《理论月刊》《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等高校和杂志社的10余位专家学者,分别就论坛主题与自己擅长的领域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开了跨学科研讨,内容丰富,见解独到,观点精辟,分享了许多充满智慧且富有启迪的真知灼见。 吴潜涛教授作了题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理论创新》的学术报告,提出新时代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首要的是理论创新性。理论创新性主要表现在:对道德领域问题根源的深刻揭示、对公民道德建设内容体系的创新发展、对个人品德内涵的科学确定、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概括以及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根本遵循。 骆郁廷教授作了题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的学术报告,认为文化认同是“五个认同”的基础性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思想基础。并进一步阐述到,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有助于促进其它各方面的认同;价值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价值就是民族精神;多元一体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要坚持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与多元一体观的有机统一。 孙来斌教授作了题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坚毅前行的精神动力》的学术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血脉,成为支撑中华民族风雨无阻、坚毅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今天我们大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与促进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创新发展紧密结合,注重三大维度:融入中华民族血脉的优秀文化基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力支撑,新时代要大力发扬的宝贵精神财富。 彭庆红教授作了题为《试论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目标、阻力与动力》的学术报告,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客观存在,既要充分肯定这一事实与现实,也要客观面对存在的挑战与问题。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必须与伟大梦想、时代特征和优良传统紧密联系在一起。彭庆红教授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动力进行了深入探究,认为具有六大动力源,即政党领导力、经济驱动力、价值引领力、结构转型力、法治保障力、社会协同力。 秦在东教授以《从疫情防控看中华民族精神共同体的优势》为题,以民族精神共同体为交流的核心概念,以我国疫情防控成功实践为视角,深入探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具有的巨大优势。 朱喆教授以《从文化融合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题,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由中华民族的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亲缘体和有机统一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必须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一体与多元的关系、普遍与特色的关系,突出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和整体性。 曹宁华主编以《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几个维度》为题,认为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课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并提出四个具体的研究视角: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维度、法治维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维度、智能化时代的整治认同维度。他特别指出在当今智能化时代,要深入研究网络共同体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共识性支持问题,有效价值供给短缺问题,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等。 陈金清主编以《谈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路径》为题,从四个方面展开了交流,他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第一要加强政治认同,奠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保障;第二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物质保障;第三要全面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第四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各族人民“五个认同”意识。 唐伟主编作了题为《谈核心价值观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术报告,认为在我国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里,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必须高度重视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具体研究中应关注的三大方向,第一从各民族价值特点中凝练民族共同体的心理根基,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内核,第三正确认识民族关系与阶级关系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内容。 谢成宇社长以《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题,从三个维度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爱国主义情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高度的耦合性,在青年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系统工程中,必须以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为核心内容。 魏大江博士以《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者与代言人》为题,以威尼斯wns8885556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多彩中华》的建设为例,从民族高校培养“三个特别”人才根本任务的视角,详细介绍了《多彩中华》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初衷、内容设计和目标指向,并提出了把《多彩中华》打造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金课”的努力方向和实现路径。 董杰副教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题进行了交流,认为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提出的“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同心理基础和思想共识。 学者们的学术报告及参会老师同学们的深入研讨,既深化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也提供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路径和实践指向。大家一致认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创新发展的生动体现,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学科性,殷切希望学界同仁和高等教育领域的广大实践工作者,紧紧围绕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个广阔的领域中大胆探索、卓有建树。(姚上海 罗高峰 )
中心主任徐柏才教授参加多所高校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近日,中心主任徐柏才教授分别参加了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博士研究生毕业答辩工作。 参加毕业论文答辩活动,已成为中心搭建对外交流平台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参加毕业论文答辩,不仅可以了解兄弟院校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经验和做法,而且可以进一步扩大中心的影响,为中心进一步开展科研工作明确了方向。 2020年1月3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杂志编辑杨增岽教授应邀来中心讲学。杨增岽以“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研究与评析的若干方法论问题”为题,强调要从马克思主义的大历史观下看待社会思潮的发展变迁。对社会思潮的研究要增强批判性思维,不能以预设观点代替辩证思维,要从优势引领、传播引领、整合引领、价值引领四个层面引领多元社会思潮。
中心成果统计 (一)中心近五年承担的课题和项目 编号 | 负责人 | 项目 | 级别 | 1 | 徐柏才 | 少数民族大学生“四个认同”与公民意识教育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2 | 徐柏才 |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 | 省教育厅重点课题 | 3 | 徐柏才 | 少数民族教育管理研究 | 国家民委社科项目 | 4 | 姚上海 | 五色年华美美与共——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育人模式 | 国家级(教育部) | 5 | 姚上海 |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 省部级(国家民委) | 6 | 姚上海 | 民族院校学困生学业精准帮扶问题研究 | 省部级(湖北省) | 7 | 姚上海 | 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预警与精准帮扶 | 省部级(湖北省) | 8 | 巴玉玺 | 十年来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经验与创新研究 | 国家民委 | 9 | 彭菊花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 | 10 | 彭菊花 | 发挥好哲学社会科学培根铸魂的作用 | 湖北省社科基金 | 11 | 彭菊花 | 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统一 确保主题教育不走偏 | 湖北省社科基金 | 12 | 李从浩 | 大学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研究 | 国家社科 | 13 | 李从浩 | 湖北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基于“四个认同”的公民意识教育研究 | 省社科 | 14 | 李从浩 | 中国大学行政权力的合法性限度研究 | 教育部人文社科 | 15 | 董 杰 |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机制与培育路径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 | 16 | 董 杰 |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与行为倾向研究 | 教育部社科基金 | 17 | 董 杰 |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论 | 湖北省社科基金 | 18 | 董 杰 | 思想政治教育品牌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 教育厅重大 | 19 | 朱 磊 | 当代大学生爱国话语表达方式及其引导研究 | 省部级 | 20 | 朱 磊 | 当代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思想引领大纲 | 省部级 | 21 | 朱 磊 | 网络舆情危机中团学新媒体话语权掌握与引导研究 | 省部级 | 22 | 朱 磊 | 当代大学生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认知现状及其培育研究 | 省部级 | 23 | 朱 磊 | 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机制研究 | 中央高校专项 | 24 | 朱 磊 | 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的实践育人实效研究 | 中央高校专项 | 25 | 祁 帆 |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研究 | 省部级 | 26 | 祁 帆 |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高洞村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 | 省教育实践育人项目 | 27 | 覃小林 |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动力研究 | 省级 | 28 | 覃小林 | 民族高校研究生文化冲突引领研究 | 校级 | 29 | 覃小林 | 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研究 | 校级 | 30 | 覃小林 | 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研究 | 校级 | 31 | 张俊 | 高校德育课教学与大学生情商培养研究 | 校级 | 32 | 张俊 | “新常态“背景下民族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 校级 | 33 | 张俊 | 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本科生党员教育管理创新研究 | 校级 | 34 | 张俊 | 高校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模式探索——以武汉地区部委属高校为例 | 省级 | 35 | 张俊 | 少数民族大学生“五个认同”教育路径研究 | 校级 | 36 | 张俊 | 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五个认同”教育 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 校级 | 37 | 张俊 |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政策历史考察与经验研究 | 校级 | 38 | 金军 | 五个认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研究 | 校级 | 39 | 张涛华 | 我国西北跨界民族政治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40 | 张涛华 | 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研究 | 中央高校专项 | 41 | 张春枝 | 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研究 | 国家社科后期资助 | 42 | 米霞 | 新媒体时代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 | 省级教研项目 | 43 | 米霞 | 中华优秀孝文化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的认知、培育及践行研究 | 校级 | 44 | 邓纯余 | 新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体系构建与机制创新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45 | 邓纯余 | 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建构研究——以“基础“课为例 | 民委教改项目 | 46 | 邓纯余 | 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提升研究 | 省社科基金 | 47 | 邓纯余 | 教育扶贫怎么做才精准 | 省社科基金 | 48 | 邓纯余 | 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建设研究 | 民委社科基金 | 49 | 邓纯余 | 新时期大学生社团建团机制建设研究 | 团中央重点课题 | 50 | 邓纯余 | 信息化视域下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实效性研究 | 省社科重点基地项目 | 51 | 邓纯余 | 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展性评价研究 | 校教改项目 | 52 | 邓纯余 | 隐性课程视角下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 教育厅课题 | 53 | 邓纯余 | 农村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传播大众化研究 | 中央高校基金 | 54 | 邓纯余 | 基层社区治理效能感调研——以恩施三岔口社区为例 | 中央高校基金 | 55 | 赵继伟 |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研究 | 国家社科 | 56 | 金瑶 | 民族院校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培育对策研究” | 校级 | 57 | 金瑶 | 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优化设计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 | 校级教研项目 | 58 | 金瑶 | 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研究” | 校级 | 59 | 金瑶 | 培育“时代新人”视阈下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路径探析—以“青年成长微课程”为例 | 全国学校共青团重点研究课题 | 60 | 金瑶 | 新时代少数民族学生精细化教育管理模式探索——以蓝途工作室为例 | 湖北省高校学生工作精品项目 |
(二)中心近五年获得的奖项和成果 编号 | 获奖者 | 奖项名 | 时间 | 级别 | 1 | 徐柏才 | 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及接受的调查研究 | 2013 | 民委调研报告一等奖 | 2 | 姚上海 | 高校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高校党建制度体系建设研究征文 | 2015 | 全国高校党建研究会二等奖 | 3 | 姚上海 | 国家民委“全国民族题材好新闻” | 2017 | 三等奖 | 4 | 姚上海 | 国家民委民族院校教学成果评估 | 2019 | A+ | 5 | 姚上海 | 第八届湖北省教学成果奖 | 2017 | 一等奖 | 6 | 董杰 | 民族高校思政本科专业实习实训“六点合一”育人综合体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2019 | 省部级 | 7 | 朱磊 | 全国学校共青团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 | 2017 | 二等奖 | 8 | 覃小林 | 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奖 | 2017 | 副省级 | 9 | 邓纯余 | 省委讲师团优秀调研报告 | 2016 | 厅级 | 10 | 邓纯余 | 校首届优秀论文奖 | 2019 | 校级 | 11 | 邓纯余 | 优秀论文奖 | 2014 |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 |
(三)中心近五年出版的著作 序号 | 作者 | 著作名 | 出版时间 | 出版社 | 1 | 徐柏才 | 大学生就业指导 | 2013 | 湖北人民出版社 | 2 | 徐柏才 | 中国共产党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简史 | 2013 | 民族出版社 | 3 | 徐柏才 | 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 | 2014 | 民族出版社 | 4 | 徐柏才 |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 | 2020 | 民族出版社 | 5 | 姚上海 | 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案例研究 | 2020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6 | 孙明福 | 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 | 2013 | 中国出版集团 | 7 | 孙明福 | 民族民间审美文化消费式传承——以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为例 | 2015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8 | 李从浩 | 中国大学行政权力合法性研究 | 2018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9 | 董杰 |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论 | 2013 | 湖北人民出版社 | 10 | 董杰 |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研究 | 2019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1 | 朱磊 | 爱国者的培养——05方案中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 2014 | 湖北人民出版社 | 12 | 邓纯余 | 思想政治教育超越论 | 2018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3 | 张涛华 |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探索与实践 | 2018 | 九州出版社 | 14 | 赵继伟 | 思想政治工作机理论 | 2013 | 湖北人民出版社 |
(四)中心近五年发表的期刊论文 编号 | 作者 | 论文名称 | 时间 | 期刊名 | 1 | 徐柏才 | 话语亲和力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 | 2017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 2 | 徐柏才 | 牢记使命 立足根本 | 2017 | 威尼斯wns8885556学报 | 3 | 徐柏才 | 网格化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 | 2016 | 学习月刊 | 4 | 徐柏才 | 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 2016 | 思想理论教育 | 5 | 徐柏才 | “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思考 | 2015 | 威尼斯wns8885556学报 | 6 | 徐柏才 | 试论媒介素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机融合 | 2015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7 | 徐柏才 | 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探讨 | 2015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8 | 徐柏才 |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若干思考 | 2015 | 民族教育研究 | 9 | 徐柏才 | 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时代内容 | 2015 | 北京教育(德育),(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 10 | 徐柏才 | 社会实践之于大学生增强国家认同的价值 | 2015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11 | 徐柏才 |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进展与成果 | 2014 | 思想教育研究 | 12 | 徐柏才 | 回顾与展望: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进展 | 2014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 13 | 徐柏才 | 思想政治教育在网格化管理中的功能及实现路径 | 2014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14 | 徐柏才 | 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教育研究 | 2014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15 | 徐柏才 | 深化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学术思考 | 2014 | 思想理论教育 | 16 | 徐柏才 |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研究 | 2014 | 思想教育研究(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 17 | 徐柏才 | 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实施路径 | 2013 | 威尼斯wns8885556学报 | 18 | 徐柏才 | 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 2013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19 | 姚上海 | 党的群众路线践行之思 | 2016 | 威尼斯wns8885556学报 | 20 | 姚上海 | 中南民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育人的有益探索 | 2017 | 中国民族报 | 21 | 姚上海 | 推进新时代民族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的若干思考 | 2018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22 | 姚上海 | 着力打造思政“金课”的五点认识 | 2019 | 中国民族报 | 23 | 巴玉玺 | 创新干部教育培训 提升民族工作能力 | 2020 | 中国民族报 | 24 | 巴玉玺 | 新时代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使命与实践创新 | 2019 | 威尼斯wns8885556学报 | 25 | 巴玉玺 | 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重点 | 2019 |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 26 | 巴玉玺 |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思考 | 2018 | 高校辅导员学刊 | 27 | 巴玉玺 | 从宪法的角度认识“五个认同” | 2018 | 中国民族报 | 28 | 巴玉玺 | 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 2018 | 中国民族报 | 29 | 巴玉玺 | 论“对中国共产党认同”与“五个认同”意识培育 | 2018 |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 30 | 巴玉玺 | 论“文化自信”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 2017 | 威尼斯wns8885556学报 | 31 | 巴玉玺 | 新时期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考 | 2017 | 社科纵横 | 32 | 巴玉玺 | 对“四个认同”内在作用关系的相关思考 | 2016 | 社科纵横 | 33 | 巴玉玺 | 少数民族大学生“四个认同”教育研究回顾与展望 | 2016 |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 34 | 巴玉玺 |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四个认同”教育 | 2015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35 | 巴玉玺 |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策略探析 | 2015 | 威尼斯wns8885556学报 | 36 | 巴玉玺 | 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价值作用 | 2015 | 社科纵横 | 37 | 巴玉玺 | 十年来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 | 2014 |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 38 | 巴玉玺 | 论“四个认同”对少数民族公民意识生成的价值作用 | 2014 |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 39 | 巴玉玺 | 对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差异性的理论辨析 | 2014 | 三峡大学学报 (新华文摘篇目辑览) | 40 | 巴玉玺 | 对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理论探究) | 2014 | 社科纵横(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 41 | 巴玉玺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圆梦汇集能量的对策探讨 | 2013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 42 | 孙明福 | 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文化路径 | 2015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43 | 孙明福 | 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文化认同冲突与消解2015-11-01 | 2016 | 宜春学院学报 | 44 | 孙明福 | 基于文化认同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研究 | 2018 | 威尼斯wns8885556学报 | 45 | 孙明福 | 利用传统节日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效能——兼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 | 2020 | 威尼斯wns8885556学报 | 46 | 彭菊花 | 要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 2019 | 红旗文稿 | 47 | 彭菊花 | 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培育探析 | 2019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48 | 彭菊花 | 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机遇与挑战 | 2019 | 湖北社会科学 | 49 | 彭菊花 | 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四维探析 | 2016 | 湖北社会科学 | 50 | 彭菊花 | 建设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 2014 | 光明日报 | 51 | 彭菊花 | 发挥好哲学社会科学培根铸魂的作用 | 2019 | 光明日报 | 52 | 彭菊花 | 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统一 确保主题教育不走偏 | 2019 | 人民日报 | 53 | 李从浩 |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权力清单的规范化改进 | 2020 | 高等教育研究 | 54 | 李从浩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五个认同”影响因素研究 | 2020 | 威尼斯wns8885556学报 | 55 | 李从浩 | 大学章程是制定大学行政权力清单的内在依据 | 2019 | 中国高等教育 | 56 | 李从浩 | 大学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几个基本问题 | 2018 | 高教探索 | 57 | 李从浩 | 资源依赖下的大学行为选择 | 2017 | 高教探索 | 58 | 李从浩 | 少数民族大学“四个认同”与公民意识关系研究 | 2017 | 威尼斯wns8885556学报 | 59 | 李从浩 | 中国大学行政权力的合法性实践 | 2015 | 高教探索 | 60 | 李从浩 | 中国大学行政权力的合法性辩护 | 2015 | 威尼斯wns8885556学报 | 61 | 李从浩 | 大学翻转课堂的人本价值 | 2019 | 教育评论 | 62 | 董杰 |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核心范畴探究 | 2019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63 | 董杰 | 再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 2017 | 威尼斯wns8885556学报 | 64 | 董杰 | 再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2014 | 威尼斯wns8885556学报 | 65 | 董杰 | 情境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思考 | 2014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66 | 董杰 |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哲学意蕴 | 2013 | 理论导刊 | 67 | 魏大江 | 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维度及其整合策略 | 2016 | 民族高教研究 | 68 | 朱磊 |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状况调查研究与思考 | 2016 | 湖北社会科学 | 69 | 朱磊 | 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路径探析 | 2015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70 | 朱磊 | 当代社会“剩男剩女”现象形成的原因探析 | 2014 | 青年探索 | 71 | 朱磊 | 网络舆论场中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现状调查与理性引导--基于武汉市某民族高校的实证分析 | 2015 | 湖北社会科学 | 72 | 朱磊 | 试论案例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运用 | 2016 |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 73 | 朱磊 | 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思考 | 2017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74 | 朱磊 | 微博舆论场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挑战及应对 | 2013 | 湖北社会科学 | 75 | 朱磊 | 科学把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环境 | 2013 |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 76 | 朱磊 | 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成才引导的基本认识 | 2013 | 继续教育研究 | 77 | 祁帆 | 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的认知与创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论述 | 2018 | 威尼斯wns8885556大学学报 | 78 | 祁帆 |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矛盾研究 | 2018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79 | 祁帆 | 少数民族大学生多元文化适应能力调查研究 | 2012 | 江苏高教 | 80 | 覃小林 |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生成 | 2013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81 | 覃小林 | 论农村孝德教育的缘起 | 2014 |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 82 | 覃小林 | 民族自治权的二重性特征及实现的保障机制研究 | 2015 |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 83 | 覃小林 |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合作策略的批判与重构 | 2015 | 威尼斯wns8885556学报 | 84 | 覃小林 | 民族关系发展的主体及其培育 | 2015 |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85 | 覃小林 | 民族高校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研究 | 2015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86 | 覃小林 | 民族交往与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的生成路径研究 | 2015 |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 87 | 覃小林 |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 2016 | 求知导刊 | 88 | 覃小林 |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研究 | 2016 |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 89 | 覃小林 | 校训德育功能探析 | 2017 | 课程教育研究 | 90 | 覃小林 | 校园人文景观育人功能探析 | 2017 | 课程教育研究 | 91 | 覃小林 | 研究生族群文化心理冲突引导研究 | 2019 |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 92 | 覃小林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析 | 2019 | 经济与社会发展 | 93 | 张俊 | 论高校德育课教学中大学生的情商培养 | 2015 | 科技创业月刊 | 94 | 张俊 | 关于大学生成才的几点思考 | 2016 | 科技风 | 95 | 张俊 | 高校德育课教学中大学生情商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 2016 | 科技创业月刊 | 96 | 张俊 | “新常态”背景下民族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 2017 | 价值工程 | 97 | 张俊 | 新常态背景下民族高校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 | 2018 | 科技创业月刊 | 98 | 张俊 | 高校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模式探索——以武汉地区部委属高校为例 | 2019 | 智库时代 | 99 | 金军 | 完善“五个认同”教育体系,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017 | 中国民族报理论周刊 | 100 | 张涛华 | 政治文化现代化视域下的西北跨界民族政治文化整合研究 | 2018 | 威尼斯wns8885556学报 | 101 | 张涛华 | 论我国西北跨界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理路 | 2020 | 贵州民族研究 | 102 | 米霞 | 论民族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和合文化教育 | 2015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 103 | 米霞 | 新媒体环境下民族高校文化认同教育研究 | 2017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 104 | 米霞 | 手机媒体视域下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探赜 | 2018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105 | 邓纯余 | 论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特殊性及其引导 | 2019 | 民族论坛 | 106 | 邓纯余 |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际传播 | 2019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 107 | 邓纯余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内传播:定位、存在问题及策略分析 | 2019 |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 108 | 邓纯余 | 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建设的多学科探析 | 2019 |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 109 | 邓纯余 | 论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生成与演化 | 2018 | 威尼斯wns8885556学报 | 110 | 邓纯余 | 地方性知识与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2014 | 学术论坛 | 111 | 邓纯余 | 社会时间理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论析 | 2016 |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 112 | 邓纯余 | 基于专业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角色论析 | 2014 | 威尼斯wns8885556学报 | 113 | 邓纯余 | 思想政治教育超越的意涵与本体维度论析 | 2015 | 湖北社会科学 | 114 | 邓纯余 | 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方位 | 2017 | 攀枝花学院学报 | 115 | 邓纯余 | 网络语言流变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 | 2016 | 广西社会科学 | 116 | 邓纯余 | 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国际话语权 | 2017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 117 | 邓纯余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红色资源的运用及发展性评价 | 2018 | 思想政治课研究 | 118 | 邓纯余 | 社会空间理论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2013 | 学术论坛 | 119 | 邓纯余 | 试论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的定位及策略 | 2013 | 中国大学生就业 | 120 | 邓纯余 | 思想政治教育案例教学再认识 | 2013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121 | 邓纯余 | 试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辅导与情绪疏导 | 2013 |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 122 | 邓纯余 | 思想政治工作与湘江战役 | 2020 | 光明日报理论版 | 123 | 邓纯余 | 教育扶贫如何才精准 | 2019 | 光明日报教育版 | 124 | 赵继伟 |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原始发生的反思 | 2013 | 威尼斯wns8885556学报 | 125 | 赵继伟 | 论音乐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 | 2014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126 | 赵继伟 | 思想政治教育机理的要素与结构析论 | 2014 |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 127 | 赵继伟 | 思想政治教育寓于社会生活的内在机理研究 | 2014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128 | 赵继伟 | 论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的彼此“溶身” | 2015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129 | 赵继伟 | 拓展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三个着力点 | 2015 |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 130 | 赵继伟 | 论思想关系和谐 | 2015 |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 131 | 赵继伟 |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 2015 | 学习月刊 | 132 | 赵继伟 |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教学的思考 | 2016 | 思想政治课研究 | 133 | 赵继伟 | 毛泽东《同绥远负责人的谈话》之思想政治教育意蕴 | 2016 | 威尼斯wns8885556学报 | 134 | 赵继伟 | 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引领民族主义思潮的主要原则 | 2016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135 | 赵继伟 |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主体间性”研究的反思 | 2016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136 | 赵继伟 |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 | 2017 | 贵州日报 | 137 | 赵继伟 | 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着力点 | 2017 | 威尼斯wns8885556学报 | 138 | 赵继伟 | 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新论 | 2017 | 湖北社会科学 | 139 | 金瑶 | 民族院校“学长计划”的现实诉求和运行模式——以威尼斯wns8885556民社院为例 | 2014 | 民族论坛 | 140 | 金瑶 | “学长计划 ”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的运用——以威尼斯wns8885556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为例 | 2014 | 高校辅导员学刊 | 141 | 金瑶 | 中国梦研究进展与展望 | 2014 |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42 | 金瑶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10年:回顾与展望 | 2018 |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 143 | 张春枝 | 试论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发展历程 | 2015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144 | 张春枝 |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观探究 | 2015 |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 145 | 张春枝 |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青年观 | 2016 | 青年学报 | 146 | 张春枝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途径的文献分析 | 2017 | 北京教育(德育) | 147 | 张春枝 | 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探究 | 2018 | 威尼斯wns8885556学报 | 148 | 张春枝 | 从两岸关系角度看台湾社会世代冲突 | 2018 | 青年探索 | 149 | 张春枝 | 如何建设让学生终生受益的思政课 | 2019 | 中国民族报 | 150 | 张春枝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思考 | 2019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 中心研究报告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长期实践中始终围绕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繁荣发展等核心要义,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1953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设立首个民族团结月,开启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的“延边模式”。1982年,多地相继召开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将民族团结进步表彰纳入到民族地区社会管理之中。1988年,第一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召开,至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已表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7批,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带动各族群众投身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与确“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工作主线,进一步丰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内容,强化“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的工作理念,启动新一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州(地、市、盟)试点工作,构建省(区、市)、州、县三级联动,党政主导、部门协调、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提出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的具体要求,为充分发挥各族群众主体作用,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出新的战略部署。 传统节日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的重要载体。各民族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各民族的思想和情感。要充分利用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采取多种有效的形式,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促进各民族的交流、理解和团结。以此为指导,各地开展了相应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实践,如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广西和海南“三月三”、内蒙古“那达慕”大会等。遗憾的是,至今仍缺乏传统节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探讨。 调研表明,瑶族盘王节突破了家庭或家族自发组织传统,不断走向社会,形成政府和民间力量协调组织的民俗节庆,具有节日时间的共同性、节日空间的公共性、节日文化的展示性和节日形式的社会性。盘王节节日时间由定期或不定期、各地略有差异统一为同一固定时间,已在人们心中形成了共识,每逢节日来临,无论身在何处,人们都会泛起乡愁,回乡相聚;无论身份如何,大家都愿一同体验节日文化,共享节日欢乐,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三化”奠定了情感基础。盘王节节日内涵由祭祀先祖延伸到多神祭拜、广求福社,活动场域由家庭、家族走向公共社会,形成了开放的文化空间,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三化”拓宽了实践场域。盘王节综合展示了瑶族传统文化,加强了文化交流,增强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三化”赋予了人文内涵。盘王节具有严谨而神圣的仪式程式和以此规劝勤劳勇敢、团结奋进、民族振兴的深厚内涵,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三化”丰富了方法路径。 调研对象中,对“盘王节节日氛围有助于民族大联欢”的“很赞同”和“赞同”比率之和最高,达94.1%;“盘王节节庆活动场所建设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协调一致”次之,为91.5%;“对身边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满意”最低,为80.9%。人们高度认同盘王节节日文化空间的包容性以及对民族交往交融的促进作用,赞同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对于提升节庆活动场域公共性和共享性的价值,但是,对身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满意度仍偏低。在与民族成分交叉分析中,瑶族民众对盘王节节日氛围的认同具有明显差异性,绝大多数瑶族民众更认同盘王节节日氛围的开放性,更愿意同各族人民一同分享节日快乐,或许是受过去节庆活动空间限制的影响,也有7.1%的瑶民不赞同盘王节节日氛围的开放性。在与居民身份交叉分析中,城镇居民更认同盘王节节庆场所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一致性,更满意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成就,既表明了城乡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差距较大、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仍较落后;也说明政府主办盘王节节庆活动的社会效益要高于民间力量主办的盘王节节庆活动,城镇节日空间资源融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效能要高于农村节日空间资源融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效能。认为“盘王节能集中展示瑶族传统文化”的“很赞同”和“赞同”比率之和最高,达98.1%,认同“盘王节节日文化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96.2%,“对盘王节所展现的瑶族传统文化感到骄傲”为94.3% ,“对地方政府开发利用瑶族传统文化资源满意”为76.9%。人们对盘王节展现的瑶族传统文化最为肯定,对瑶族传统文化充满自信,相信盘王节节日文化能较好地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之中,是助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文化软实力,但对地方政府开发利用瑶族传统文化资源满意度偏低。认为“盘王节仪式教育作用重大”的“很赞同”和“赞同”比率之和最高,达99.5%,认为“盘王祭文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为95.9%,“了解盘王节仪式含义”为89.6%,“了解盘王祭文内容”为80.8%。总体看,对盘王节仪式程序价值和盘王祭文教育意义认同度较高,对盘王节仪式程式内涵与盘王祭文具体内容关注不够、认同度较低。交叉分析发现,瑶族民众更了解盘王祭文内容、更加赞同盘王祭文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意义。民众对盘王节节日仪式程序内涵及其价值把握不够透彻,是制约盘王节仪式教育作用的发挥和助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效能提升的主要因素。 调研反映出,人们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体系的整体意识还不够强,其他民族对瑶族盘王节人际资本和文化资源认同度偏低,对瑶族盘王节节日文化资源开发利用重视度不够高。人们注重传统节日的狂欢,忽视对节日文化内涵的全面把握和仪式程式的深刻理解,忽视对盘王节节日文化价值的衍生开发以及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衔接,盘王节时间、空间、符号和程式资源助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效能还有待提升。必须认识的是,少数民族的文化转化是当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其释放能量与发挥作用的客观要求。全面深入持久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仍需加强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1.利用节日时间要素,健全活动机制。瑶族盘王节是中华传统节日体系的组成部分,要立足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体系的整体视野,把握传统节日凝结人们家国天下和民胞物与的朴素情感要义,增强对盘王节节日时间要素开发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利用盘王节农闲时段利于促进交流、化解矛盾的特殊时机,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桥梁,积极开展节庆共度、民俗同尊、生活互助、语言互学等教育活动,促进相聚,加强交流,实现“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目的。利用盘王节周而复始的运行规律,构建起同中华民族共同体、“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等教育内容相协调的常态化运行机制,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真正融入人们生活,使民族团结进步意识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民俗行为之中。 2.利用节日空间要素,优化活动环境。盘王节具有独特的文化空间,要在准确把握其现实性和可拓展性基础上,结合传统节庆活动场所建设要求,做好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文化阵地建设相协调的整体规划,加强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尤其要加强农村地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建设乡镇、村组民族文化活动广场,为开展节庆活动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搭建共享平台。利用节庆活动场所及景观装饰、公共设施等,营造节庆活动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相融合的场景与氛围,使民族团结进步的时代精神与风采展示成为传统节日文化新的风景线。 3.利用节日文化要素,丰富活动内涵。盘王节是瑶族传统文化集中表现的外在场景,需要充分利用节日语言,对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知识作出最为生动的解读,增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鲜活性。利用盘王节祈福共生、追求和谐的共同心理,深入开展“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的主题教育,强化人们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认知与认同。利用盘王节文化展示平台,精心组织瑶族音乐舞蹈、工艺、服饰、饮食、特色村寨等标志性文化符号的展示与交流,促使各族人民在相知、相亲、相惜过程中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在“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吃一桌饭、同过一个节”的和谐氛围中,共同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繁荣发展;与高等院校、艺术团体合作,加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交流与展演,让广大民众在欢度盘王节庆活动中促进民族文化互认互信,体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观念,为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奠定文化根基。 4.利用节日仪式要素,创新活动方法。盘王节节日仪式程序体现了瑶族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逻辑,需要准确把握节日仪式程序的文化内涵和内在逻辑,创造性地运用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过程之中,诊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价值,增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对盘王节节日仪式程序的开发利用与价值衍生,如在节庆活动之前增加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融为一体的渲染程式,营造“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和谐氛围;在节庆活动之中增加“同心共筑中国梦”等宣誓宣讲环节,强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节庆活动的同频共振;在节庆活动之后增设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相协调的总结与表彰环节,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选编自威尼斯wns8885556学报,2020年第3期。作者孙明福系中心研究员。内容有删改。)
我国西北跨界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理路
西北跨界民族指西北特定的9个民族群体,这些民族群体通常在不同的国家有同源群体,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边疆地区,加强西北跨界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需要,同时,在西北跨界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又需要考虑民族的文化发展特色,实现二者有机结合,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西北跨界民族中生根发芽。从目前相关的研究来看,关于民族文化特色的研究成果较多,但没有突出边疆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地位,因此,需要专门针对跨界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研究,准确认识西北跨界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突出问题,探索西北跨界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在规律。 一、西北跨界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特殊性 西北跨界民族成员通过各种信息途径获得了各种文化产品的精神实质,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和认可程度不断提高。但从建设的总体形势来看,西北跨界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由于民族特色和地区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其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一)建设需要考虑西北跨界民族的身份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西北跨界民族中存在着某个民族生活在不同国家的情况。生活在不同国家的同一族源的民族具有相同的民族文化特征、宗教信仰和历史渊源,但是这些民族却有不同的国家观念和爱国情感,影响着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从历史经验来看,影响西北跨界民族的最根本的因素是经济利益和有关的政策。“民族认同是民族成员对自己民族特性的一种主观心理认知活动,这种认知是基于本民族客观的语言、宗教、习俗、历史渊源等民族性而产生。民族认同由此带有民族性特征,比较稳定。”在生活的政治经济环境上大为不同,形成的价值观也不同。跨界民族易受其他国家优惠政策的影响,导致国家认同感下降,致使边疆政治不稳定。增强跨界民族的国家认同感,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二)建设需要考虑地域差异 西北地区自然环境使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在以前的发展模式下与中东部地区有明显的差距,远落后于中东部地区。在西北跨界民族生活的地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必须考虑地区的经济问题,根据民族发展理论的解释,许多民族问题是在民族经济发展中去解决的,只有西北跨界民族成员的家庭收入提高了,物质生活有保障,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就会被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和内容才会被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才能在这一区域扎根。相反,经济上的相对落后,会导致思想上的保守,许多外来的先进的思想观念不易被快速接受,甚至一些落后的陈旧的思想观念仍广泛存在,缺乏市场经济意识、竞争意识,更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三)建设需要考虑民族文化异同 由于跨界民族中许多民族主体在国外,这些国外的群体和跨界民族有着千丝万缕的文化联系,影响着本地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西北地区存在着多个跨界民族,民族文化各不相同。在西北跨界民族地区进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考虑主流文化与多样亚文化的差异,在尊重文化的多样与差异的同时,需要在坚持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寻求共同的思想意识,考虑西北跨界民族的传统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意识民族特殊的社会心理。这些因素在民族发展中根深蒂固,造成的民族亚文化与主流言之间,各跨界民族之间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化的状况长期存在,文化之间的整合会加大一致性的难度。 (四)建设需要考虑民族宗教对民族成员价值观的影响 宗教信仰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西北跨界民族成员价值观的形成,但西北地区又处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主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这样就会出现宗教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思想都会影响民族成员价值观。在西北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宗教文化之间的关系,特别要认识到利用宗教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宗教文化可以和马克思主义指导的长期共存,并在建设社会主义中能发挥积极作用。需要强调的是,“我国的意识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且这种理论地位始终不变。” 二、把握西北跨界民族政治社会化的规律 社会化即是社会成员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的过程。重视西北跨界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有效的途径,社会化的过程即是民族成员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过程,最终在民族成员中形成稳定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烙印,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目的。 (一) 准确认识西北跨界民族政治认知及认同的过程 西北跨界民族因“各种民族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民族心理不同,民族思想相对保守,对现代文化的接受滞后。”西北跨界民族地区受到其他社会思潮的影响,如20世纪东欧剧变带来的民族分离思想,还有“双泛”思想与伊斯兰极端势力的影响,使得西北跨界民族在政治认知上受到负面的冲击。从认知过程来说,西北跨界民族成员的政治认知就需要在民族成员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产生。政治认同是建立在政治认知的基础之上的,只有把政治认知转化为政治认同,使得政治的精神融入到社会的各领域中,社会化过程才能得以体现。 (二)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西北跨界民族地区制度化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纳入到我国制度化建设中。当民族成员建立了制度观念,他们就会把制度作为重要的建设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制度就可以约束民族成员,以实现建设的持久性,同时也会使得建设的各项具体措施的权威性进一步加强,使得民族成员更易接受这种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制度化需要加强制度制定和施行,从根本上说,要切实加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制度建设,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民族地区实际相结合,与具体的民族问题相结合。制度化过程可以在解决西北跨界民族的许多突出问题上,产生正确的民族成员的社会心理。 (三)认清西北跨界民族个体化过程 “政治社会化从个体的角度讲,是个人获得有关政治体系的知识、价值、规则和规范的过程,这个获得的过程主要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进行,个人由此从自然的人转变为有一定政治素养的政治人。”西北跨界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个体化过程就是遵循人的心理结构各因素矛盾运动的过程,各种心理机制产生相应的作用,个体化过程中各种心理机制需要多加利用,发挥更好的个体化效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个体化过程中,需要利用各种机制作为手段加以利用。 三、确立西北跨界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着力点 新时代,西北跨界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变化,找准建设的切入口和着力点,突出民族和地区特色,把握建设的正确方向,重视这一地区最突出的问题,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加强法治建设为基础有目的、有针对性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才能获得更大的成效。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主题,涵盖了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概括的“八个明确”“十四条坚持”中,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西北跨界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为建设重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价值领域中深层次反映,而且较之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具体,更易于与西北跨界民族的优秀民族文化相结合。西北跨界民族地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从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矛盾出发,在经济上不断缩小差距,不断满足跨界民族的日益丰富的文化生活的需要,解决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减少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要加强对跨界民族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利用。跨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和思想理念构成了跨界民族成员的精神纽带,也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存在的重要基础。在西北跨界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要重视本民族文化特色,特别是被民族成员广泛接受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往往表现在民族的礼仪、制度、艺术、文学及生产生活中,文化传承的载体具体鲜活,合理利用这样的文化载体,可以更好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掌控意识形态主导权和话语权 首先,在跨界民族地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确立需要在教育上加大投入。由于自然条件的约束,教育水平相对落后,需要更大程度的教育投入,才能使意识形态在社会中占有绝对优势。自20 世纪90年代起,我国设立了用来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专项补助经费,而且中央财政通过设立“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给予了跨界民族地区较大教育经费投入,但对于地广人稀,地方差异大的地区特点,较之于中东部地区,教育投入明显不足。跨界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不仅需要解决教师队伍、教育经费的问题,更多地需要在教育质量上注入价值倾向。其次,需要注重意识形态的话语权的建设。意识形态的实质内容是关于价值观的理论体系。意识形态话语需要有效的传播途径,新时代,大力推动意识形态话语与现代媒体的有机结合,实现广泛有效地传播,增强意识形态话语的影响力。 (四)加强西北跨界民族地区的法治建设 西北跨界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通过民族成员的法 治意识,地区的法治措施得以保障:一是民族认同问题。跨界民族分布在不同国家,特别是在语言、习俗、信仰、种族特征等方面表现明显,使得民族国家的传统认同产生一定的异化趋势。二是国家认同问题。国家认同需要国民以国家为最高的认同对象,爱国家,忠于国家,国民之间有同胞感,作为国民有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但在跨界民族地区,由于民族特色,很容易受到外来的不利影响,使国家认同淡化,如跨界民族中的有些民族主体国家的“回归祖国”的政策,使得跨界民族认同哪个国家产生疑问。三是宗教问题,西北跨界民族都信奉宗教,同时,西北跨界民族信奉的宗教具有国际性,国际宗教势力分别渗进了跨界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使得宗教问题更复杂,一些宗教极端主义可能会影响国家的政治安全。的分裂势力、“泛突厥主义”“泛伊斯兰主义”等要坚决依法予以打击,只有在政治稳定的环境下才能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选编自《贵州民族研究》2020年第4期。作者张涛华系中心研究员。内容有删改。)
● 学术理论动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关整个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对于高校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更具特殊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高校解决根本问题的本质要求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系统总结了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深刻回答了这一根本问题,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如何培养人”是教育的关键问题,“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核心问题。而根本问题的集中指向是实现使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反映历史、现实与未来交汇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效应对各种重大风险挑战,强国家统一之基、固民族团结之本、铸精神力量之魂,都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共担民族复兴责任,共创民族复兴伟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培养大批契合时代发展、适应时代需要、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作为时代新人的重要特征和使命要求之一,就是要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推进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积极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祖国统一的主题,是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民族之魂。高等学校要从世界大势和国家全局的战略高度,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时时对标首要问题,处处对焦关键问题,事事对表核心问题,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以“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通过党的创新理论强化思想武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引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的民族政策、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引导,促使广大青年学生牢固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高校落实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本质要求,是履行政治责任、担当历史使命的具体表现。立德,注重立德业、养德性、有德行;树人,在于培才能、练技艺、有才学。所谓“立德树人”,就是要以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核心,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综合素质上下功夫,着力培养具有“天下观的爱国者、有理想的奋斗者、有本领的实干者、有担当的开拓者和有德行的奉献者相统一基本特质”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要肩负起这一根本任务和神圣职责,必须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培根铸魂,始终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始终坚持把“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作为改革发展的根本指针,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办学治校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中国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有深厚家国情怀、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这既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立身之本、成才之基,也是具有大爱大德大情怀时代新人的核心素养。为此,高等学校要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领会“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的重大意义,把爱国作为立德树人的基调和人才成长的底色,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做,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认知、认同和归属;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与“一体”的辩证关系,强化国家认同,促进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牢固树立自己是中华民族一员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进一步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推动中华民族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大团结大进步。 高校建设根本目标的必然要求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是高校建设的根本目标。这一命题意味着我国大学的根本性质是社会主义的大学,必须着力解决好为何办大学、办何样大学、如何办大学的首要问题。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不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这一命题意味着我国的大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应着力解决好大学为何、大学何为、大学何以为的基本问题。必须立足大学根本任务,坚持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坚持以理论自信引领发展方向,以道路自信形塑中国模式,以制度自信完善大学治理,以文化自信铸就大学精神的逻辑路向,把握好立德树人、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对外开放和党的建设五个基本点。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幸福线。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精神。高校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学习教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把广大师生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持培根铸魂,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坚持交流互鉴,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基础;坚持价值引领,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基础;坚持理论先行,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基础;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群众基础。努力把高校建设成为研究我国民族领域基础理论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及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话语体系的重要基地,建设成为坚决反对民族分裂、坚决拥护祖国统一、坚决维护民族团结的示范窗口,建设成为培养具有“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维护民族团结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特质的人才摇篮。 高校工作根本标准的现实要求 衡量立德树人的成效,就是要考察高校在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三项基础性工作取得的实际效果。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就是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一以贯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动摇,坚定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不动摇。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就是要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高校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就是要加强学科体系建设,完善教学体系建设,促进教材体系建设,优化管理体系建设,加强思政工作体系建设。 办好人民满意的高水平大学,必须落实根本任务,对照根本标准,紧贴国家发展实际,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以广大师生为主体,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五个认同”教育为重点,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以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着力点,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抓好党建引领,强化理论武装,丰富内涵形式,大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断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体系,增强各类课程同思政课建设的协同效应,构筑全方位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大思政格局,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强大合力。(选编自《红旗文稿》2020年第13期。作者杨胜才系威尼斯wns8885556副校长、宣传部长,湖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主任、研究员。内容有删改。)
新时代推进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循证思考
顺应新时代民族关系发展的新趋势,深化民族团结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等教育工作者和民族工作者需要回答的重要命题。目前,我国针对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但总体而言,仍然缺乏全面系统的整体研究框架,缺乏各学科交叉研究的多元路径,缺乏多层面结合的横向研究维度,理论与实践存在一定脱节。基于此,本文尝试借助循证的理论和方法,围绕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深化的相关问题,探寻科学证据,藉以推进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一、循证教育的概况 1996年,剑桥大学的HargreaVe、就主张,教育必须基于严格的科学证据,教师能够将专业智慧与最佳、有效的经验证据整合起来进行教学。之后,循证教育的理念得到不断发展。资深教育学者G. J. Whitehurst认为,审慎的教育需要专业智慧与经验证据两方面的引领。科学的研究和评价是教育发展进步的关键,这样的研究评价又是与系统性收集和利用的教育绩效数据相联系的。教育研究者产出的科学研究、评价和统计数据同教学实践者产出的绩效数据构成了经验证据,而经验证据需要通过专业智慧结合具体的环境和条件加以运用。 一般来说,循证教育在两个层级上运作:第一是利用研究与文献中已有的证据;第二是在现有证据缺乏或存在疑问、不确定及薄弱的情况下建立健全的证据。其中,第一层面是通常意义上所指的循证教育,包括提出循证问题、寻找最佳证据、综合评价证据、整合专业智慧、评估所做工作等实践模式或流程。循证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在国外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运用。相比而言,循证教育研究在我国仍处于萌芽阶段,并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 二、推进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定性系统评价 系统评价是按照一定的纳入标准,广泛收集某一方面问题的所有相关研究,对纳入研究进行严格的偏倚风险和证据质量评估,将各研究结果进行定量合并分析或定性客观评价,以对该问题进行系统总结的一种证据综合的研究方法。系统评价主要由提出问题、确定纳入排除标准、检索证据、评价证据、分析、结论及讨论组成,在证据分级标准中被列为最高级别。以高校为对象,围绕推进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的相关问题,通过对2015年以来国内的定性研究成果进行系统评价,得到了完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顶层设计、创新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方式、加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营造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环境等四个方面的经验证据。 三、推进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建议 本次系统评价围绕推进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方式、对策、路径等,从2015年以来国内的定性研究成果中提炼出了经验证据。当然,这些经验证据需要同各地、各高校、各学院的具体环境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证据转化。基于本次循证研究的尝试和定性系统评价的结论,立足于实际工作,对进一步推进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有4点具体建议。 (一)编制民族团结教育新规划。 在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之后,应由中央统战部、教育部等主管部门编制推进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有关规划,完善顶层设计。新规划可以单独出台,也可以作为某规划的一部分,关键是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精神写入规划,重点在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内容重点、组织实施等方面作出适应新形势、符合新要求的规定,以指导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广泛而深入地开展工作,统筹推进新时代的民族团结教育。规划编制过程中,可以适时开展一次全国性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检查、总结和经验交流活动,为深化民族团结教育提供证据支撑。 (二)出版民族团结教育新教材。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根本依托,也是创新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方式的重要基础。无论以民理课、思政课还是其他的形式开展教学,新版教材所涵盖的内容应包括三个基本单元,使学生充分认知国情、民情、社情、世情。第一,思想政治单元。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毫无疑问地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宣讲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的理论观点和党的民族政策,必须传达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第二,历史文化单元。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一定要讲清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区域的文化与发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进程等重要问题,还要介绍世界民族文化、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的概况。第三,现实生活单元。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讲求“滴灌式”的润物细无声,教材的编写就要贴近学生生活,直面现实问题,用科学的材料呈现事实案例,用严密的学理分析时事热点。对中央民族大学学生进行的对照实验证据显示,精心编写的材料会促使人们更愿意进行群际沟通。教材的主干核心材料应由中央主管部门组织编写并审核,支撑材料、辅助材料等可以由各地、各高校结合实际组织编写并经审核后使用。 (三)整合民族团结教育新团队。 深化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教师是关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整合教学新团队应注重骨干教师的专业性、团队成员的交叉性、教学方式的综合性。一直以来有观点认为,民族团结课程只用谈政治不用讲学理。这种错误看法不仅降低了教学的效果,也制约了教师水平的提升。加之同时受到不同高校学科建设和课程归属的影响,民族团结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因此,要达到以学术讲政治,寓价值于知识的要求,迫切需要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明确专业定位,稳定骨干师资,增强教研能力。民族团结教育广博的知识结构要求教学团队的成员背景具有一定的学科交叉性。如前述三个基本单元的内容就涉及政治学、历史学、教育学诸多学科,因此,各高校要根据对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设计,组建多学科背景的教学团队,团队成员在统一的教学大纲内,讲授各有所长的专题,凸显教学特色。再者,通识课的性质决定了民族团结教育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这里讲的“综合”不是指简单的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到多种教学方式,而是要把握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综合运用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针对学生的专业、族别、籍贯等等差异带来的不同需求,综合选择第一课堂不同的教学专题、环节、案例等,综合选择第二课堂不同的活动形式、实践主题等,将比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的教学方式起到更好的效果。 (四)共建民族团结教育新场域。党和国家一直将民族团结进步视为基础性工程,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建设,推动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机关、企业、社区、乡镇、学校、连队、宗教活动场所等。那么,在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民族团结教育的环境,就需要在深度上下功夫,激活各主体之间的联动,实现共建共享,共同开拓民族团结教育的新场域。从高校的角度出发,可以尝试课堂共建、活动共建、项目共建、网络共建。例如,邀请有关实际工作者、先进个人等到课堂交流,支持教学团队走出校门授课讲座,把课堂放在社会现场,让学生直观接触感受各类主体的创建工作;联合多主体组织、参与各类活动,扩大宣传影响合作开展科研、公益项目,产出一定的积极成果;搭建网络互动平台,多方提供并不断丰富民族团结教育的信息资源。目前,已有高校同其他主体建立了社校联盟、校企合作,保证了共建常态化,取得良好效果。今后的各级各类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先进评选中,可以增加共建共享的指标要求,通过场域共建,达到民族团结进步成果的共享,从而深入推进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的创新。 (选编自《威尼斯wns8885556学报》2020年第2期,作者装圣愚系威尼斯wns8885556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博士。内容有删改。)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威尼斯wns8885556 主办单位:湖北省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中心 主编:徐柏才 执行编辑:邓纯余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经济开发区民院路708号 威尼斯wns8885556马克思主义学院 邮编:430074 电话:027—67842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