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2025年中央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国专项目”)执行进度,科学谋划2026年项目申报工作, 3月19日,学校在学术交流中心召开专项工作推进协调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覃瑞,各项目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处长张向明主持。

会议现场。 陈琼摄
会议首先传达学习了《中央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文件精神,重点解读了专项资金使用范围、绩效目标管理、风险防控等核心要求,强调各单位须严格遵循“专款专用、厉行节约、注重实效”原则,确保资金使用规范高效。
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相关同志通报了2025年国专项目的执行情况,针对部分单位存在的采购进度滞后、预算执行率偏低等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同时,对2026年项目申报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各单位国专项目申报以本科教学仪器设备购置更新为主,准确把握本单位实验室建设需求,符合本科教学实际需要和学科专业特点,有较好的教学内容作为支撑,兼具前瞻性和实用性,避免分散投资和重复建设,预算经过充分调研,科学合理。
随后,项目单位代表就国专项目申报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进行了深入交流。财务处、基建处、采购与招投标中心、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相关同志针对提出的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明确了工作要求。
覃瑞作了会议总结。他强调,一是国专项目申报应紧扣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聚焦“双一流”建设,严格论证,突出共享性、融合性,避免重复购置。二是项目执行应紧盯关键节点,严把进度关,确保顺利完成学校各时间节点任务。三是强化集约化管理,学校将整合人文社科类实验室纳入学校统一调度,提升设备利用率。四是筑牢廉洁防线,压实责任链条,做好购置、验收、支付等环节全流程风险防控。五是强化绩效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