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上午,2025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评审会在学术交流中心召开。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覃瑞,教务处全体人员,各学院院长、教学副院长、各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了25位评审专家,涵盖省内外多所“双一流”高校学科带头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头部企业技术高管,围绕新时期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与各专业建设展开深入交流。
会议分为专家见面会、分组审议会和专家总结会3个环节。
覃瑞在专家见面会上表示,人才培养方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抓手,当前正值学校争创“双一流”的关键期,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既是年度重点任务,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落实审核评估整改的硬要求。他恳请各位专家精准把脉、直击关键,学校将充分吸收建议,推动方案优化落地。
随后,与会专家分为文科艺术组、经管教育组、理工一组和理工二组开展分组审议,审议内容为20个学院的83个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包含68个专业培养方案,以及15个实验班培养方案。各专业/实验班负责人依次汇报了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思路、改进之处以及培养特色,专家组围绕课程设置、专业特色、师资保障等关键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专家总结会上,各专家组组长依次发言。文科艺术组组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刘仁山教授建议,应构建人文社科交叉融通的自主知识体系,加快推进新文科建设;对标国家战略需求,立足中国式现代化、文化传承创新,助力中国话语体系构建;强化专业特色,在AI背景下注重学生独立思维培养,确保核心课程“开足开好”。经管教育组组长、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黄明东教授建议,应规范培养方案形式,完善通识课程体系;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群建设;优化“开设课程-毕业要求”矩阵设计,强化目标导向;增加人工智能相关课程比例,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理工一组组长、华中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院院长柯昌剑教授建议,应明确专业调整方向,增强区分度;凝练专业目标定位,体现学校总目标与新时代要求;扎实推进课程改革,保障新建课程师资与教学质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更高层次能力提升。理工二组组长、武汉工程大学副校长喻发全教授建议,应明确专业发展定位,统筹优化专业结构;提升课程高阶性,强化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强化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突出专业间差异化特色。
覃瑞作会议总结,感谢与会专家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专业素养为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宝贵建议。他指出,本次评审会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指导。学校将以“双一流”建设目标为引领,系统梳理、逐项落实专家意见,重点推进专业结构调整、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优化和质量保障机制完善等方面的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建设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注入新动能。